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大阅兵》
金V诗人:曾云香
网络主播:艾飞
文学总监:阿紫
执行部长:张 明 .冷雪.武立群
执行总编:玫 瑰

青铜鼎上刻着未冷的血,
八十年后仍灼痛掌心。
长安街的梧桐叶簌簌低语,恍若听见卢沟桥的枪声在叶脉间回响。受阅方阵的钢靴踏碎晨雾,每一步都踩着历史的回音壁。老兵方阵的银发在风中飘动,他们胸前的勋章撞出细碎的金光,像极了当年战壕里闪烁的星火。
"断折的刺刀在泥土里生根,长出和平的橄榄枝"
装甲车的履带碾过柏油路,留下一道道深浅不一的辙痕。这痕迹让我想起黄河决堤时冲垮的碉堡,想起太行山上被鲜血浸透的麻包。此刻,歼击机划破云层的轰鸣声里,竟混着儿时听过的《松花江上》的旋律,那么轻,又那么重。
"母亲的纺车仍在纺线,织就今日的五星红旗"
观礼台上的白发学者突然落泪,他手中的纸页被风吹起,露出"七七事变"的铅字。广场电子屏闪过南京大屠杀的黑白影像,却很快被孩子们的笑脸覆盖。穿校服的学生举着"吾辈自强"的标语牌经过,他们的瞳孔里跳动着八十年前的烽火。
"长城的砖缝里长出新芽,根系缠绕着弹壳"
当三军仪仗队擎着国旗走过时,天空忽然飘起细雨。雨丝打在老兵的军帽上,打在少女手中的向日葵上,打在广场地砖镶嵌的铜制抗战地图上。雨水中,我听见有人轻声哼唱《黄河大合唱》,那声音穿过八十年时空,在阅兵式的上空织成一张金色的网。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大阅兵》
<一>
烽烟散尽八旬秋,铁甲生辉映古楼。
断戟沉沙埋旧恨,新旗破雾展宏猷。
老兵拭目观方阵,稚子擎花仰俊流。
万里山河今盛景,钟声再起告先俦。
<二>
卢沟晓月照残桥,八秩风云卷巨潮。
血沃中原花更艳,魂归故里梦犹骄。
战鹰列阵穿云过,导弹如林破雾飘。
莫忘前车铭国耻,长鸣警报护新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