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秋色
作者/孙学军(连云港人)
处暑方过,晚风初起,暑气渐隐,清秋将至。晚饭后,我如常步出凤凰名都的家门,欲往振兴绿园健步。还未走出小区,便被一弯荷塘绊住了脚步——它静倚假山,如月牙含笑,不过两亩,却盛满一整个秋天的诗意。
荷塘偎在一座十米来高的假山边,层石叠翠,垂柳蘸水,月季、石榴、黄菊与诸多不知名的花木错落四周。东侧是一片小广场,正对小区东门,池中红鲤、青鱼、金鱼悠然来去。今春新植的盆荷亭亭出水。假山之上有人工小瀑,分三级跌落,无雨时靠机器抽水续流,倒也声韵淙淙。北侧立着一座古式凉亭,业主们亲切称它——“小荷塘”。
此刻,整片荷塘正浸在晚霞之中。光影斑驳,明暗交织,如一幅工笔写意的秋景长卷。
荷叶已不在盛夏时那般碧绿如盖,多数边缘卷曲、渐染秋黄,宛若舞者卸去浓妆,悄然退场。唯余几枝迟发的或倔强的残荷,仍孤直地立于水面,仿佛要以最后的风骨,守住一季的尊严。
水面因荷莲稀疏而更显开阔,鱼群簇涌,争抢孩童投下的饵食,搅碎满池霞影,泛起金星银点,如梦似幻。
池塘两侧假山石隙间的月季开得正盛,红紫交织,朵大而低垂。倒影入水,如美人对镜梳妆。山北与小亭之间,一棵石榴最是惹眼,半身斜倚水面,果实殷红饱满,宛若明灯初上,点亮将暮的天空。
柳丝垂波,点水成纹。晚风过处,枝梢轻颤,蝉声忽远忽近,随风流转,仿佛吟唱着朱熹的诗句:“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更像是为夏天送行的一曲挽歌。
山瀑沿石壁跃落三叠,蜿蜒而下,如银河倾泻。恍惚间,仿佛跌入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行之中。
小亭中闲坐几位银发长者,神情安适,俨然是这方家园的主人。假山上的射灯、亭檐下的彩饰、路灯与四周高楼的窗火渐次亮起,交融成一片斑斓之境,将荷塘映照得宛若琉璃彩池。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踏滑板车、跳跳绳,两三幼童吹弄泡泡。微风托着五彩泡泡飘向水面、飞往夜空,与灯光交织流转,如星子游走,恍非人间。
夕阳终于沉尽,晚霞收尽最后一缕余光。我立于塘畔,久久不忍离去。归途中,心神仍浸在荷塘的画境里,不由口占一绝:
“夕阳霞落映池塘,绿柳垂阴我纳凉。暑气难侵金蝉唱,芙蕖漫舞自来香。”
这荷塘秋色,虽是人工与自然合笔之作,却透出深沉的生命韵律——它不只是小区一处风景,更是一种心境,不只是一段时光,更是一番领悟,让我们在奔忙的生活中,学会驻足,在光阴流转之
间,渐渐学会与万物共荣共谢,静享这新时代中,属于幸福家园的宁好时光。
作者简介
曾任:连云港市徐圩盐场农工商公司总经理,连云港银虹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总支书记。江苏省盐业供销总公司副总经理,副书记,工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