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新缸子旧茶渍
新搪瓷缸子太亮堂,照得人眼晕。老张把它摆在工具箱顶上,阳光从车间窗户斜进来,正好打在“先进生产者”那几个红字上,晃得人不敢直视。
刘大脚蹬着自行车过来,铃铛不响,车链子倒是哗啦啦响得热闹。他瞅见那新缸子,吹了声口哨:“哟,老张,这是要当劳模啊?”
老张没搭话,拿起缸子去接水。厂里的开水房总是排着长队,白汽蒸腾里,工人们的脸都模糊不清。轮到老张时,负责打水的赵师傅特意多给接了半勺:“老张,听说你要调去三车间了?”
缸子烫手,老张差点没拿住。热水溅出来,在手背上烫出个红印。
回到车间,李老四正在擦他那台机床。抹布在金属面上来回蹭,发出刺耳的吱嘎声。见老张回来,他动作慢了下来,眼神躲闪着往工具箱顶上瞟。
新缸子还在那儿闪着光。
老张坐下,打开缸子盖。白汽扑了一脸,带着漂白粉的味道。他吹了吹,小心地呷了一口。水太烫,舌头上立刻起了个泡。
“老张哥...”李老四不知什么时候凑了过来,手里攥着个茶叶盒,“我这有龙井,来点?”
老张看着那个印着“西湖龙井”的铁盒子,边角已经锈了。他记得这是去年厂里发的劳保茶,每人一盒。李老四当时说老娘爱喝,把自己的那盒也拿回家了。
“不用。”老张盖上缸子盖,“白开水挺好。”
李老四站在那儿,进退不是。茶叶盒在他手里捏得咯吱响。
车间主任背着手溜达过来,看见工具箱上的新缸子,眉毛挑得老高:“可以啊老张,鸟枪换炮了。”说着伸手要去拿,老张抢先一步把缸子揣进怀里。
主任的手悬在半空,干笑两声:“怎么,金贵玩意儿碰不得?”
“烫手。”老张说。
主任悻悻地走了,皮鞋底沾着油污,在地上踩出一个个灰印子。
中午吃饭时,新缸子成了焦点。食堂老王特意多给老张舀了半勺红烧肉:“用新家伙就得吃点好的。”
肉汁滴在缸子沿上,很快凝成一圈油渍。
老张坐在老位置,对面空着。李老四端着饭盒在远处转了两圈,最后还是挨着刘大脚坐了。刘大脚嗓门大,整个食堂都能听见他在说新房子的煤气灶不好用。
新缸子保温太好,吃完饭水还烫嘴。老张吹着气小口喝,看见李老四匆匆扒完饭,第一个出了食堂。
下午车间里闷热。老张干活时,新缸子就放在机床边上。有几次铁屑差点蹦进去,他都下意识地用手挡了一下。
快下班时,天上滚过闷雷。老张想起窗台还晾着王秀兰做的萝卜干,急着往回赶。新缸子没盖严,在自行车筐里哐当哐当响。
雨点砸下来时,老张正好骑到新楼楼下。阳台上那些印花床单早收进去了,只有李老四家还晾着一件工装,在风里扑腾得像只受伤的鸟。
老张蹬得快,雨滴打在新缸子上,发出清脆的叮咚声。到家时,萝卜干已经淋透了。王秀兰一边收一边埋怨,看见车筐里的新缸子,愣了一下。
“哪来的?”
“李老四给的。”
王秀兰不说话了,把湿漉漉的萝卜干摊在厨房地上。水滴顺着瓷砖缝蔓延,像一张哭花的脸。
夜里雨更大了。老张被雷声惊醒,听见厨房有动静。起来一看,王秀兰正对着新缸子发呆。缸子里泡着浓茶,茶叶梗子浮在水面上,像些细小的尸体。
“睡不着?”老张问。
王秀兰把缸子推过来:“你尝尝。”
茶太浓,苦得人舌根发麻。老张皱眉:“大半夜喝这个干嘛?”
“像不像厂里发的劳保茶?”王秀兰眼睛亮得吓人,“李老四他娘就爱喝这个,说够劲。”
老张又喝了一口。苦味过后,泛起奇怪的酸。
第二天上班,老张往新缸子里抓了把茶叶。开水一冲,茶叶舒展开来,确实是厂里发的劳保茶。李老四给的龙井,还好好收在抽屉里。
车间主任又来转悠,看见缸子里的茶渍,啧啧两声:“新缸子就得这么用,养出茶垢才够味。”
老张低头喝茶。茶水透过茶垢,泛起陈年的味道。
中午去开水房,遇见李老四也在排队。两人隔着一堆白汽,谁也没说话。快到李老四时,他突然转身走了,暖水瓶都没接满。
老张接完水回来,看见自己机床擦得锃亮。抹布还搭在栏杆上,滴着水。
下班时雨又来了。老张把新缸子裹在工装里,蹬车蹬得飞快。经过新楼时,听见楼上传来争吵声。抬头看见李老四家窗户开着,一件工装从窗口飘下来,落在泥水里。
老张刹车,捡起那件工装。前襟上有个淡淡的红印子,像是没洗净的血迹。
他抬头,看见李老四媳妇在窗口一闪而过。
工装沉甸甸的,滴着水。老张把它叠好,放进车筐。新缸子在怀里硌着胸口,一阵阵发烫。
到家时雨停了。王秀兰看见湿工装,什么都没问。她拿出针线,就着灯光缝补袖口的破洞。针脚细密,像是要把什么裂缝都缝上。
老张把新缸子洗净,倒扣在窗台上。月光照进来,缸底那圈茶渍像个模糊的句号。
夜里又做梦。梦见王师傅在开水房排队,回头说:“茶垢越厚,缸子越结实。人也是,经历的事多了,就瓷实了。”
老张想说什么,开水房的白汽突然浓得化不开。
醒来时天还没亮。老张轻轻起身,看见窗台上的新缸子映着晨曦,那圈茶渍变成了淡金色。
他拿起缸子,去厨房接水。自来水哗哗响着,惊醒了王秀兰。
“这么早?”
“嗯,”老张看着水流冲过缸壁,“泡杯浓茶。”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