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聊斋志异》既是一部借鬼怪狐仙之形讽喻世情的短篇集,更是对思想、文化与人生哲学的深刻凝练,是洞悉古今人性与社会的一面明镜。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赞誉,《聊斋志异》与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同为对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影响至深的著述。鉴于《聊斋志异》的古文文体,译文又显得干涩生硬,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笔者在深入研读与思考后,决定对《聊斋志异》部分篇目进行诠释, 推出《读懂聊斋》系列图文故事,力求在保留原文意旨的基础上演绎拓展,提升时代感和适读性,期望能为大家深入了解这部巨著提供帮助。
读懂聊斋·荞中怪
刘 伟
长山县有位姓安的老汉,平日里总爱亲自下地忙活。
这年秋天,荞麦到了收割的时候,安老汉拿着镰刀下田,把割好的荞麦堆在田边。当时附近村子常有人偷庄稼,他便让佃农趁着月色,用车把割下的荞麦运回打谷场。等佃农装车拉着荞麦离开后,安老汉独自留在地里巡逻,等着佃农回来继续拉剩下的荞麦。忙活了一整天,安老汉累得不行,便头枕着武器,露天躺在地上歇息。
刚闭上眼睛没多久,忽然听到一阵“咔嚓咔嚓”的声响,像是有人在踩荞麦根。安老汉心里犯嘀咕,怀疑是盗贼来了,赶忙抬头一看,只见一个足有一丈多高的大鬼,红头发、乱胡须,已经离他很近了。安老汉吓得够呛,来不及多想,猛地跳起来,挥起武器就朝大鬼刺去。大鬼发出一声像打雷似的嚎叫,转身就跑走了。安老汉担心大鬼再回来,扛起武器就往家走。路上碰到佃户,他把刚才遇到的情况跟大家说了,还告诫他们别再往地里去了。可众人都不太相信会有这样的事。

第二天,大家在打谷场上晒荞麦,忽然听到空中有声响传来。安老汉吓得脸色煞白,大喊:“恶鬼又来了!”撒腿就跑,其他人也跟着他一块儿逃开了。过了一会儿,大家又壮着胆子返了回来。安老汉让大家多准备些弓弩,随时防备恶鬼再来。果不其然,次日恶鬼真的又来了,大家一起朝鬼放箭,鬼被吓得转身就跑,之后两三天都没再出现。
几天后,荞麦晒干入了仓,打谷场上剩下好多杂乱的荞麦秸秆。安老汉让佃农把秸秆收集起来堆成垛,还亲自爬上垛去踩实。忽然,安老汉望着远处惊恐地大喊:“恶鬼又来了!”众人急忙去找弓箭,可还没等拿到,恶鬼已经冲向了老汉。安老汉瞬间摔倒,恶鬼在他额头上狠狠咬了一口,便转身离去。大家赶忙爬上草垛,把安老汉抬了下来。只见他额头被咬去巴掌大一块肉,骨头都露了出来。安老汉已经昏迷不醒,大家把他背回家中,没多久就死了。那只恶鬼却再没出现,大家也不知道那究竟是个什么怪物。

夜里闹鬼,白天也闹鬼,老百姓都不会相信,“知龄后学”更是觉得这事儿不靠谱。安老汉平日里爱亲自下地干活,却还要雇佃农来收庄稼,想必家里挺有钱,还有些学问。鬼闹腾了好几天,竟然没影响荞麦入仓,那鬼到底图个啥呢?其实啊,不过是安老汉自以为诡计多端,故意制造些诡异事件吓唬人,防止粮食被盗罢了。那所谓的恶鬼就是安老汉自己,而伤害他的“恶鬼”,应该是被他愚弄的佃农。安老汉演得太逼真,佃农也入戏太深,安老汉受到了误伤不幸殒命。大家眼看出了人命,也就将计就计罢了。
刘伟,山东邹平人,现居淄博,淄博蒲松龄研究会会员。业余时间热衷于诗歌、散文及小说的创作,同时致力于传统文化故事的挖掘与整理工作。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