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十年代初出生的女儿看到我与夫人的结婚证,右下角盖着“写字台”、“大衣橱”、“双人床”的小印章感到纳闷,难道你们结婚还有配送家具的福利?听了女儿的话,哭笑不得,这是计划经济年代物资供应的实证。票证制度在相当一个时期保障了公平分配,尤其对于城镇人口影响深远,现在许多四十多岁的人已经陌生了。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对新人结婚凭结婚证可以预约购买三件家具。做为一项福利政策,加盖印章在结婚证上以示证明。
记得我们购买的家具是由青岛第一木器厂生产的,大衣橱180元,写字台110元,双人床60元。是用木头和胶合板制作的,需要排队等侯半年左右,才能凭家具票买妥。我的婚房是单位分配在宁化路的五楼,使用面积为9.6平米的一间房。房间里放置了大衣橱,写字台,沙发,茶几,炉子,已经摆不开一张床了,只好打了一个半截的吊铺,把床上的铺板铺在吊铺上。当时没有空调,只有一个摇头的电风扇,夏天睡在吊铺上,酷暑难耐的日子实在不好过。好在女儿五周岁时单位调房,我们三口之家分配了辛家庄小区二室一厅的新房,极大的改善了居住环境。现在每每想起夫妻患难与共的日子,望着我们的结緍照片,爱妻已经去世二年有余,我曾无数次设想过你我老去的生活,唯独没有想到你会把我扔在半路上,一切美好都随着你的离去成为泡影。多年来为了我们的小家庭,妻以勤俭持家,用温柔点亮岁月,齐心合力的一幕幕画面,一齐涌向脑海,让我思绪万千,今生太短,来生必寻。
后来又搬过几次家,房子越搬越大,家具越换越考究,装修新居的场景皆以绚烂之姿跃然于眼前。
三转一响四十八条腿,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结婚的标配,是男方应该准备的结婚物品。“三转一响”指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四十八条腿具体所指是家具,通常为一张方桌四条腿、四把椅子十六条腿、一张双人床四条腿、一个大衣柜、一张写字台、二个沙发、一个茶几、一个床头柜,这些家具的腿数相加正好是48条腿。这在当时算是相当考究的,一般家庭根本置办不起,况且还要受住房的制约。置办家具需要请木匠打制,请油工上漆,需要托熟人找关系,不仅考验手艺,木料也很难从正规渠道买到。当年铁路工务段淘汰下来当柴烧的废旧枕木也成了宝贝,只是用电锯切割时枕木里沙子很多,很容易打坏锯齿,没有相当的关系根本没人会给你加工。
当时商店卖的新家具相当少,旧货委托店的旧家具很多,在这里寄卖销售很快,价格也不便宜,半旧的大衣橱卖到150元左右,只是要收10%的手续费。委托店门口时不时有市民交易零星木料的,做家具缺几条腿的木料,在这里花一二十元钱有可能买到。
当时手工制作家具蔚然成风,洐生了许多能工巧匠,参加婚庆时看到人家的大衣橱式样新颖面相好,摆在那里就是一件鲜活的广告。一时东家叫西家请名声大噪,许多手艺人业余时间走穴帮工忙得团团转,副业收入不菲,这是一个特定时代的红利。
我的一个朋友在市政下属单位木工班当班长,经常外包修缮庙堂古建筑,有支配木材的权利。据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承诺木工班所有的年轻职工,只要结婚就送全套家具的木料。这在当时是十分令人眼红的高福利,解除了年轻人成家的后顾之忧,也刹住了部分人侵占公物的行为。木匠这一行业在当时是令人羡慕的工种,只要肯干不惜力,迈进万元户的行列是板上钉钉的事。
星转斗移,改革开放四十年,每一步都镌刻着青岛城市往前蜕化的印记。人们不再为结緍购买家具绞尽脑汁,欧派全屋定制家具免费上门量尺设计定做,实木,红木等高档家具也进入普通人家。
小小的票证记载了岁月的沧桑,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它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回望这段往事,连同昔日的生活场景,已经深深刻印在脑海里,这一切绝非梦幻,结婚证上的小小印章足可见证。

海 文: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家联盟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