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游记之二腾冲之约
作者:唐小虎
听四川青神人对腾冲的评价:“抗日门户,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总觉得与腾冲的相遇,是场跨越了千年的邀约。它在横断山脉的末梢等我,在高黎贡山的云雾里等我,连火山喷发后凝固的岩浆,都带着几分温厚的耐心,等一个异乡人踏遍山河,终于在此处停驻。
从大理一路向西,车窗外的景致渐渐换了模样,坝子被山峦揉碎,稻田顺着坡地铺成黄绿相间的锦缎,偶尔有白墙灰瓦的村落嵌在其间,炊烟像淡墨,轻轻晕在蓝得发透的天上。老婆说快到了,抬眼便看见远处的山——不是江南丘陵的秀润,也不是西北群山的苍莽,那是高黎贡山的余脉,峰顶缠着云,像给山尖系了条素白的哈达,山脚下却坦荡,铺开一片开阔的坝子,腾冲,就卧在这片坝子中央。
初遇腾冲,我们四川青神十人旅行团自带企业家、书法家、摄影家、作家“四家"怕吃不惯云南味,便寻了家民宿一进顺客栈,风衣足食起来,吃要舒心,玩要开心。我们一来便被腾冲的“温”撞了个满怀。不是气候的暖,是土地里渗出来的那种温润。走在和顺古镇的青石板路上,石板被岁月磨得发亮,缝隙里嵌着青苔,踩上去软乎乎的。考虑到年龄、精力、体力,我们包了两辆观光车,电车司机边走边介绍:“这路为何中间平坦两边凹凸,是因为中间是供老人和孕妇行走的,两边是供年青人行走的,主要是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之传统美德。″一路经过刘氏、寸氏、张氐等祠堂,老屋多是木质结构,屋檐翘角挑着蓝天,窗棂上雕着花鸟,门楣上挂着褪色的对联,“和顺”二字被风雨浸得淡了,却仍能看出笔锋里的安稳。有老人坐在门口的竹椅上编竹筐,竹条在他手里灵活地转着圈,见人来,抬头笑一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阳光。和顺双桥人影如织,身着民族服饰的苗家少女婀娜多姿,摄影师对着美丽倩影快门哒哒按个不停。巷子里飘来饭菜香,是当地特有的饵丝味,混着桂花的甜——墙角的桂树开得正盛,细碎的金黄落了一地,踩上去沙沙响。
后来才知,这温润里藏着岁月的沉淀。和顺古镇的名字,原是“河顺”,因镇前的小河得名,后取“和睦顺畅”之意改了字。古镇里的人,多是明朝戍边将士的后代。当年他们随军队翻过高黎贡山,在这里扎下根,把中原的耕读文化、建筑样式,都融进了西南的山水里。镇前的图书馆,青砖黛瓦,飞檐斗拱,竟是民国时建的,藏着数万册古籍。推开斑驳的木门,书页的墨香混着旧木头的气息扑面而来,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书架上投下菱形的光斑,恍惚间,仿佛能看见当年穿长衫的学子,正踮脚取下一本线装书,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张董、蒋总、华总、刘老师和我驻足许久,不愿离去。
腾冲的山水,是带着“烈”的。它本就是块被火山“焐”出来的土地。城北的火山地质公园,一座座火山锥静立在旷野上,像被岁月遗忘的巨人。登上大小空山,脚下是红褐色的火山岩,坑洼不平,却透着股苍劲的力量。向导说,几万年前,这里曾是火海,岩浆喷涌,染红了半边天,如今却只剩沉默的火山口,长满了青草,偶有牛羊低头啃食,悠闲得像幅画。可俯身摸那岩石,指尖仍能触到一丝残留的“烈”——岩石的纹路是凝固的岩浆流,像被冻住的火焰,藏着大地奔腾的记忆。
热海是腾冲的“烈”更直白的模样。还没走到景区,就闻见一股硫磺味,热烘烘的,带着点呛。顺着石板路往里走,热气从地缝里冒出来,丝丝缕缕,把周围的草木都熏得发亮。大滚锅最是热闹,一汪碧水在池子里翻滚,咕嘟咕嘟地冒泡,蒸汽直冲上天,把空气都染得暖烘烘的。当地人提着竹篮来煮鸡蛋,把鸡蛋放在竹筐里,沉到滚锅边的热水里,不消十分钟就熟了。剥开蛋壳,蛋白嫩得像豆腐,带着点淡淡的硫磺香,据说吃了能驱寒。站在滚锅边,看水汽氤氲,听沸水翻腾,忽然觉得,这土地是活的,它的心跳藏在热泉里,藏在火山岩下,从未停歇。
腾冲的故事,藏在山水间,也藏在烟火里。国殇墓园在城边的小山上,松柏苍翠,安静得能听见风的声音。墓园里立着“滇西抗战纪念馆”,馆里的老照片、旧武器,把人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当年,中国远征军翻过高黎贡山,在这里与日军浴血奋战,无数将士把命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墓园深处有座纪念碑,碑上刻着阵亡将士的名字,密密麻麻,像夜空中的星。旁边的烈士墓整齐排列,每座墓前都有一小束白菊,是旅人自发献上的。站在墓园里,看松柏青青,听鸟雀鸣叫,忽然懂了腾冲的“温”与“烈”——它的温,是百姓对安稳的守望;它的烈,是将士对家国的赤诚。
离开腾冲那天,特意起了个大早。去了叠水河瀑布,晨光透过薄雾洒在瀑布上,水汽折射出彩虹,像架七彩的桥。瀑布从悬崖上跌下来,砸在岩石上,溅起千层浪,水声轰隆隆的,却不觉得吵,反倒让人心里踏实。旁边有座古桥,桥面的石板被踩得光滑,桥边的石栏上爬满了青藤。有老人在桥边打太极,动作慢悠悠的,与瀑布的湍急相映,竟有种奇妙的和谐。
站在桥边,望着远处的高黎贡山,忽然想起初到时的情景。原来这场邀约,早就在山水间写好了——它在和顺古镇的青石板上,在火山口的青草里,在热海的沸水里,在国殇墓园的松柏间。腾冲不是一座城,是一段岁月,是一份情怀,是大地写给人间的诗。
或许不必说再见,毕竟这场邀约从未结束。等下次再来,还去和顺古镇吃碗饵丝,去热海煮几个鸡蛋,去火山口看看青草,去国殇墓园献束白菊,去北海湿地感受诗与远方之浪漫。腾冲还会在这儿等,等风,等云,等一个懂它的人,再续这场跨越千年的约。
唐小虎,酷爱文学。曾有小稿见诸《嘉洲文艺》等杂志;喜爱散文、歌词创作,与音乐走廊合作之歌曲《锦绣青神》、《相知相守风雨同舟》、《南方的雪》等广为传唱。被百度音乐、MVBOX、酷狗等音乐平台收录其中。多篇散文作品被省、市级多家自媒体平台采用;如《天下太平 人皆向往》、《青神之夜》《汉阳时光:一捧江水 半轮诗月》、《桂花香溢 岁月沉香》、《“东方明珠”之印象.白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