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访 (5)
农家庭院墨飘香一一访莱西市著名书法家徐连和先生
作者 王树军 (山东)
久闻徐老大名,多年前就相识,那时他在乡镇任职,担任过镇长和党委书记,但沒有深入接触过。他给我的印像是德高望重平易近人。如今算起夹,他退休已有10多个年头了,自打他退休以后,我们再没有见过面。
那是今年春天,我们有幸在巜胶东半岛文学群》里相遇。群里开设巜名家专访》栏目,因为他的书法全市闻名,深受人们的喜爱,堪称大师级书法家,我对他也因此而高山仰止,心中便产生了想采访他的念头。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他在城里的工作室,他热情地接待了我。我兴致盎然地观赏了他挂满墙壁的书法作品,并逐一拍照留存。
然后,我们绕有兴趣地就关于书法创作问题进行了交谈。当我提出要为他写一篇专访时,他竟然婉言谢绝了。他微笑着告诉我,这里的书法工作室只是临时的,真正的工作室在农村老家,等有时间带你去我老家的工作室接受采访。
我听后既惊奇又兴奋。惊奇的是,长期住在城里的大书法家,竟然把自己的工作室设在农村,这很有创意而且是我没有想到的。我惊喜地对他说,很期待去您的农村工作室进行采访。
初秋的一个早晨,我外出散步回来,在家里无意中打开手机,看到徐老给我发来的短信,问我上午有没有事,没事带我去他的老家农村工作室,他应约要创作一幅书法作品给抖音平台发表,顺便接受我的采访。
因为我外出散步,手机沒有流量,所以沒有及时看到信息。欣喜之中,我急忙给他打电话,追问他在哪里。他在电话里欢声告诉我,见我没有及时给他回复短信,已先行一步回老家了。
我问他老家是哪个村子,有多少里路?他告诉我,老家是孙受镇的徐家会村,离城里只有10公里路,开车也就10几分钟就能赶到。我知道徐老是个大忙人,能采访到他不容易,我急忙告诉他,稍等片刻,随后就到,并让他给我发个定位。收到他发来的定位,我立即打车出城,向他的老家徐家会赶去。
沿着导航的指引,一路欣赏着田野的秋景,心中充满了欢快和惬意。只一会儿功夫,就赶到了徐老的老家徐家会,在村子西北角的一座漂亮的农家庭院前停下来。
下车后,我仔细地观赏着徐老的农家庭院。这是一座漂亮别致的农家院落,雪白的墙壁,配上青砖红瓦,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新建考究的门楼,古朴典雅,赏心悦目,别有一番景色。
怪不得徐老把自己的工作室,设立在农村老家,可以说别出心裁。这里远离城市的喧闹,环境优雅而寂静,可谓世外桃园。在这里挥笔泼墨,放飞激情,会格外有灵感,也特别浪漫而有情趣。
推门进院,徐老已迎出屋子,我与徐老紧紧握手问候。进屋落座后,我情不自禁地环视起徐老宽大的工作室。不难看出,这里要比城里的临时工作室大好几倍,并且宽敞明亮,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徐老告诉我,这是他家的老住宅,参加工作以前,一直住在这里。在城里定居后,也没有舍得拆除,就一直保留下来。由于这里离城里近,为了能有一个宽敞明亮的工作室,退休后便把老住宅进行了翻新,改造成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室。
徐老还告诉我,城里的工作室面积太少,写大作品施展不开。凡是有重要的活动,便到这里来进行。这里离城里路程不远,交通也非常方便。我观赏完了室内设施和墙壁上张挂的书法作品后,便急切地与徐老交谈起来。
在与徐老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徐老自少就酷爱书法。在那激情燃烧的年代,能有一手好书法,那是会被人们无比崇拜的。所以他从读书的时候起,就刻苦练习书法,立志成为一名书法家。以致于参加工作当了干部后,也没有忘记练习书法。
那时我就曾听人说过,徐老把苦练书法当成了人生中的一部分。据说他每天提前一个小时上班,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练习书法。可别小看这一个小时,贵在长久坚持。这一坚持,就是四十多年,成就了一位大书法家。
徐老的书法,出自多位名家的字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先后临摹过颜体、欧体、赵体和汉隶书以及汉朝碑文。还临帖草书千字文、米芾千字文。现在习惯书写行楷。他的楷书娟美秀丽,工整有力,借古尚今,独树一枝,深受书画界的赞誉。
徐老退休后,秉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理念,更是把书法当成了生活的全部。每天往返于城乡之间,可谓废寐忘食,忙得不亦乐乎。有时来了兴致,吃住在老家的工作室,几天不回城。老伴怕他创作入迷,顾不上吃饭,只得带上蔬菜和生活用品,骑上电动车,赶回老家工作室,为他做可口的饭菜,陪他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农家庭院的墨香,和饭菜的香味,相互交集,融为一体,飘散到庭院之外。只要他的工作室一开门,村中便会有人慕名前来观赏他的书法作品,这里成为村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徐老不但精心于书法创作,而且还热衷于公益活动。每年春节前夕,他都参加市文联组织的下乡送福活动。不顾年迈和天气寒冷,下乡义务为农村群众书写春联和大红福字,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多少年来,他还免费赠送书法作品。凡是亲朋好友,同事熟人,只要有求字者,有求必应,免费赠送,从不收取一分钱,深受众人的称赞。他积极参与民间活动,先后参加了四届《莱西民间书画展》。今年是第五届,目前正在筹办之中,据说他还排在领导小组名单的首位。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60余年的不懈追求,徐老在书法创作方面,成绩斐然。他现在担任莱西市宝葫芦研究会名誉会长、莱西市书画联谊会理事、莱西市老年书画联谊会副会长、曾担任过莱西市书画家协会主席。他现在是青岛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终身理事、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工作委员会特聘书法家、委员。
徐老的书法作品,先后发表于《中国化工报》、巜大众日报》、《青岛日报》等多家报刋杂志。他精选的楷、草、隶、篆书法作品,多次参展于中国新文人书画展、世界休闲体育大会书画联展等多种形式的书画展,深受观众的好评,并被国外多位收藏家收藏。他的一些书法作品,还被经济日报社出版的《当代书画家作品鉴赏集》一书选编,并被邀请为该书的编委。被当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人名家精品集》一书选编。被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书画研究与创作工作委员会出版的巜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年鉴 (2024)》一书选编。被庆祝中国共产党诞展85周年巜全国书法作品集》一书编入多幅作品。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徐老不但热衷于书法创作,而且还有浓厚的音乐细胞,他娴熟京胡和二胡。每当完成一幅满意的书法作品,他便会情不自禁地操起心爱的京胡或二胡,激情高昂地演奏一段国粹或名曲,陶醉于弓弦的亢奋之中。
采访结束后,我问徐老,在书法创作方面,今后还有什么夙愿时。徐老微笑着告诉我,他还有一项浩大的秘密工程。我问他什么工程,他告诉我暂时保密。我在想,他所说的浩大的秘密工程里面,肯定会有感人的故事。我祝愿他的工程早日完成,期待着能再次对他进行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