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杂谈——猪
作者:史钧生

为猪正名
当历史老人敲响丁亥年钟声的时候,一个萦绕心头的大胆想法付诸于笔端,我鼓起不怕非议的勇气,一心为猪讨回公道。把长期以来妄加于猪身上懒、蠢、脏的不实、不公之词予以澄清,为其正名,以正视听。
说猪“懒”,此论难立。说猪吃了睡、睡了吃,无所事事,一个懒字言尽。细究其因,猪懒完全是人类对它的要求和约束所致。人们将猪拦于小舍之中,迫其多吃少动,快增膘、多长肉、早出栏,上市为人赚钱,入厨做美食佳肴。试想,猪又何尝不愿戏于林间、游于溪旁、行于绿野茵茵的田间小道,优哉游哉?显而易见,说猪懒完全是由表象所惑,其原委实不在猪,乃人之过而非猪之错也,猪懒之说应当休矣。
言猪“蠢”,经不起深究推敲。任何动物智力、能力的提高,均来自于后天严格驯化,不可能与生俱来。人们常常以为,六畜之中,牛马似乎聪明于猪,但不可忘记人们对牛马的特殊驯化持续了多少世纪?在许多马戏表演中,猪也和灵长类的猴子、智商高于它的马、牛、羊等同台竞技,联袂献艺,而且表现不俗。资料记载,有发达国家经特殊驯化的猪,也光荣走上了特殊岗位,缉毒防暴,与警犬并肩战斗,战绩不凡。在西方一些国家,猪也成了与人形影不离、通人性、近人情的新爱宠物。由此观之,猪之蠢乃人不教也,猪蠢之名当正。
议猪“脏”,颇欠公允。真实情况是猪之脏乃人之责。长期以来议论脏,人大都以猪喻之,猪成了“脏”的代名词。实际上,六畜个个都是随地大小便的种,只是由于人的偏爱,给马、牛的棚厩宽敞、高大,其粪便随时清理,把弄脏的皮毛及时刷洗干净,其环境之舒适程度绝优于猪。试想,猪又何尝不愿自身干净,环境清洁,舒适地活着呢?可见,猪之脏乃人之惰也,故而猪脏之论不公,脏猪之言当止。
猪是无私奉献的典范。猪每日囿于栏舍,多进食,快长膘,等到滚肥溜圆,就将自己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完完全全贡献给人们尽情享用。它完全是为了人类而活着,自己任何目的、要求都没有,就连繁衍后代、生儿育女也都是为了人类。这样“义气”的朋友,世间还有多少?
猪也是“俭朴克己”的典范。土窑内、草棚下,随处都是它安身栖息之所,糠草败叶、残汤剩羹,只要聊以果腹,它都不厌不拒、尽收腹中。平日里,对人们无故迁怒于它,不明不白地暴打也默然受之。猪于人类取之极微、予之甚多,只有奉献,从无抱怨,苦自己乐人类。
猪还是六畜之中和谐的典范。六畜中,猪最能与同类和睦相处,友善相待,几乎看不到彼此间争打搏斗。即使对远道而来、非常陌生的同类,也大都没有驱逐抵触之意,很快便相亲相近、共为一体。猪虽其貌不扬,却憨态可掬、诚实厚道、大美无言,它默默地把一切奉献给人类。猪身上的这些精神,也带给我们人类诸多启迪。
一位哲人曾把猪比作人类的“乌金”,非常恰切,它是人类取不尽、用不竭,具有鲜活生命的宝藏,也是人类最忠实、最意气、贡献最大的朋友。我们应该大张旗鼓、毅然决然地为猪正名,使这位朋友“拔凉”千年的心热乎起来。

作者简介:史钧生,宝鸡扶风人,曾担任宝鸡市文广局局长,宝鸡市老年科协常务副会长、宝鸡市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宝鸡市戏剧协会名誉会长。在省市报刊、杂志发表文章百十余篇。参与创作《人间真情》等剧目,大型秦腔历史剧《苏若兰》进京汇演,获得陕西省艺术节一等奖。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石根丹青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