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小学开展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疫情防控培训
(记者 常魁星 通讯员 罗晓萍)为积极应对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可能带来的风险,切实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8月26日下午,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小学精心组织了一场面向全体教师的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疫情防控培训,金口小学健康副校长、金口街医院医生吴新菊担任主讲,全校100余名教师参加培训。
校长徐玲玲强调了疫情防控工作对校园安全的重要性。她指出,校园人员密集,学生群体抵抗力相对较弱,一旦出现疫情,极易扩散,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因此,全体教师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防控知识,为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副校长吴新菊详细讲解了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相关知识。在疾病介绍环节,健康副校长吴新菊,重点介绍了两种疾病的传播方式和症状的异同。以及国内外疫情现状。吴校长还特别介绍了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并针对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重点强调,校园内要定期开展灭蚊行动,清理各类积水,如花盆托盘、水桶、下水道等,从源头减少蚊虫滋生。建议师生在户外活动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如穿着长袖衣物、涂抹驱蚊剂等。在讲解症状与诊断时,专家介绍,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为2至12天,通常为3至7 天,发病后主要症状有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 1至 14天,多数为 5至 9天,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等。教师们若发现学生有类似症状,应及时上报并送医检查。
教师们表示收获颇丰,老师说:“这次培训让我对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以后在班级管理中,我会更加注重教室及周边环境的卫生,提醒学生做好防护。”有班主任教师提到:“了解这些疾病的症状后,在日常晨检和午检中,我能更敏锐地察觉学生的健康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以班级为单位,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防控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学校会加大校园环境整治力度,增加灭蚊频次,定期检查校园内的积水情况,全力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学校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协作,形成家校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共同守护师生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