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贪商巧设迷魂宴,浊酒澄明见真章
春茶飘香时节,村里来了位绸缎商贾"钱百万"。此人表面收购山货,实则看中桃林道果的神异。这日在村口摆下流水席,酒过三巡忽然叹息:"可惜宝山无明主,若建成道观供奉三清,何愁香火不旺?"
乡老们听得心动时,济公忽然掀翻酒桌:"馊饭拌砒霜,也敢称琼筵?"破扇指处,盘中八珍竟化作蜈蚣蝎子,坛中美酒泛着绿沫。钱百万脸色骤变,袖中暗藏的契约飘落在地——竟是要村民以山产抵押"建观借款"。
"好个'点石成金术'!"济公夺过契约团入口中,咀嚼间吐出金箔字句:"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商人见状欲逃,却被自己带来的铜钱箱绊倒——箱中"金银"全成了写满《道德经》的碎石。
当夜钱百万宿在山庙,梦见自己变作挑粪郎,终日劳作反得心安。晨醒后豁然开朗,真个散尽家财办起义塾,晚年著《商经》云:"贪利如逐影,舍财方见心"。
第十章:双生兄弟迷真假,照妖镜前显本心
芒种日村中突发奇案:两个一模一样的张老汉争抢祖屋,连发妻都难辨真假。原来老汉的孪生兄弟修道多年,今欲夺祖宅修炼"分身术"。
济公被请来断案时,两老汉正撕扯到桃林下。和尚突然将酒泼向空中,酒雾凝成明镜高悬:"照照!照照!哪个要宅子哪个要道?"镜中左边老汉现出青面獠牙相,右边却浑身缠绕银线——竟是本体被傀儡术反控。
真老汉泣诉:"当年送弟修仙是为光耀门楣啊!"假老汉(实为弟弟)闻言一震,银线寸断。兄弟相拥时济公笑道:"求道不求真,不如种白菜!"那株被酒淋过的桃树从此结出"同心果",双生儿食之必心意相通。
第十一章:旱魃为虐焚千里,慈雨润物本无心
三伏天大旱,地裂如龟纹。县太爷请道士祈雨反倒引來旱魃,那魔物所过之处连井底都冒青烟。无念以桃枝布阵困住旱魃,却见它原是个被雷劫打散道行的雨师——因执念"普降甘霖"反成灾厄。
济公踏火而来,将葫芦倒扣旱魃头顶:"求雨得火,求什么得什么?"魔物咆哮:"吾欲润泽苍生何错之有!"和尚突然扯开破袈裟,露出满身伤疤:"你看这是雨是血?"
旱魃怔住时,无念折下结道果的桃枝轻点其额。魔物霎时化作云气升空,顿雨倾盆而落。雨后彩虹桥上有虚影揖拜——原是雨师悟透"强润万物反为灾",功德圆满重归神位。
第十二章:帝王求药遣使来,青山不改笑沧桑
京城忽来钦差,传旨要征"道果"入宫炼丹。官兵围山之际,济公竟主动献上三筐桃实:"拿去拿去,莫吓坏山雀。"无念不解,和尚挤眼:"金銮殿上自有好戏。"
果然皇帝食果后连泻三日,排尽丹毒竟褪了长生妄念。夜梦老僧提灯而来:"陛下可知为何尧舜活得长?——他们吃的是糙米,忧的是黎民。"醒后下罪己诏,罢黜所有方士。
次年春,村民见桃林间多出块御碑,刻着"无为圣境"四字,落款处却沾着桃胶——原是济公连夜用萝卜刻的假玺。和尚翘脚躺云头哼唱:"金銮殿上滚龙袍,不如山间野桃饱..."歌声飘处,桃花岁岁灿若霞光。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