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刘世文 原创】处暑寄旬阳
精华热点
处暑寄旬阳
作者:刘世文
处暑的风掠过宝鸡的窗棂时,
我正攥着半杯凉茶
杯壁凝的水珠往下淌,
像极了旬阳老屋檐角的雨
那年这时候,
汉江的水刚退了夏汛
岸边的芦苇丛里,
总有白翅鸟扑棱棱飞起来
我刚从单位下班回来,媳妇在院门口喊
"灶上蒸了红薯,趁热来啃块"
四十多年的日子,
都浸在旬阳的处暑里了
记得有回处暑逢着连阴雨,
后山的雾漫到了窗台
我披着雨衣去单位,
路上的水洼映着伞沿的光
脚踩在石板上滑几滑,
裤脚沾着墙根的湿
回来时见女儿趴在八仙桌上写作业
铅笔在练习本上划,说"爸,老师让写《家乡的秋》"
我指着窗外的雨笑,"你就写屋檐下的麻雀
写它们啄食晒瘪的玉米粒时,翅膀沾着的潮气"
后来女儿考去西安,
行李箱里塞了把旬阳的竹扇
她说"学校宿舍热",
我却在扇骨上刻了"常归"
头几年处暑,总守着电话等她声音
听她说西安的风不黏人,
说街旁的树落叶子时沙沙响
不像旬阳的梧桐,
叶儿掉在地上还沾着汉江的腥
我在电话这头扒着饭,
碗里的腌菜是她爱吃的
却没敢说,院角的石榴树又结了满枝红果
毕业后她招考到宝鸡,
十年间往返的高铁票
在抽屉里积了厚厚一沓,
每张票根上都印着处暑的日期
第一次到宝鸡时,
女儿在出站口举着牌子
风把她的头发吹起来,
像当年在旬阳河边放风筝时
她攥着线轴跑的模样。
她拉我往小区走
路过卖桂花糕的摊子,
摊主是个白胡子老头
递来块试吃的,"新来的?这糕配茶正好"
那甜味漫在舌尖时,
竟想起旬阳老街的米糕
也是这样糯,只是少了点桂花香
如今在宝鸡过处暑,
倒也惯了这清爽——
其实是两边住的,
旬阳的老屋还留着烟火气
早上推开宝鸡的窗能看见高铁站的玻璃顶
映着云慢悠悠飘,不像旬阳的窗
推开就是后山的竹影,风一吹哗啦啦响
媳妇在厨房炖排骨汤,
砂锅里咕嘟咕嘟冒热气
她说"宝鸡的排骨炖着香,肉不柴"
我靠在门框上看,
见她往锅里撒了把花椒
是去年从旬阳带的,
装在玻璃罐里还留着麻香
方才女儿下班回来,
手里拎着袋软籽石榴
"爸,这石榴甜",她剥开时汁水溅在手上
红得像极了旬阳老院那棵树上的果
我捏起颗放嘴里,甜意漫开时忽然想起
那年女儿第一次爬石榴树,
裤腿勾破了个洞
哭着跑回来,我蹲在地上给她缝
针线穿过布面时,
扎破了指尖,血滴在布上
像颗小小的石榴籽
窗外的风又起了,
宝鸡的处暑没旬阳闷
却总在风里闻见熟悉的味——
是旬阳老灶里柴火的烟,
是汉江岸边芦苇的青
是女儿小时候趴在我背上时,
发间的皂角香
女儿递来块石榴,"爸,想啥呢"
我摇头笑,把籽咽进肚里
才知不管在宝鸡还是旬阳
处暑的风里,最沉的都是念家的暖
刚给老家的堂弟打了电话,
他说旬阳在修新桥
说我住的老院总有人气,
我们回去时还亮着灯呢
"院角的石榴树还在呢,
就是你们不在时
红果掉在地上,给土埋成了泥"
我握着电话应着,
听见那边有白翅鸟叫
和四十多年前我下班回家时,
芦苇丛里的声儿一样
挂了电话转头,
见媳妇把炖好的排骨盛进碗
女儿正往我碗里夹,"爸,多吃点"
我咬了口排骨,肉香混着花椒的麻
忽然觉得,这两头的处暑都好
一头风里有老屋的影,
一头碗里有身边的人
就像汉江的水终要流远,可天上的月
照过旬阳的窗,也照此刻宝鸡的桌
原来心安处从不是固定的坐标
是藏在风里的旧忆,
是握在掌心的今朝
是走过半生才懂——
家是女儿递来的石榴甜,
是媳妇炖肉的灶火摇
是无论在哪方屋檐下,
都有暖意在心头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