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血色浪漫》有感
作者:王发国
翻开杨登福先生的《血色浪漫——古浪参战老兵风采》,不是虚构的浪漫,而是老山战场上古浪籍官兵用热血写就的生命史诗。
文中没有宏大的叙事,却满是触人心弦的细节——或许是冲锋时紧握钢枪的手,或许是战地家书里藏着的牵挂,或许是多年后老兵回忆时眼中泛起的泪光。这些古浪子弟,是父母的孩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却在国家需要时毅然奔赴战场,把青春与勇气留在了炮火纷飞的阵地。
他们的“浪漫”,不是风花雪月,而是“以身许国”的赤诚,是“不退一步”的坚守,是硝烟散尽后依然深藏功名、向阳生活的豁达。杨登福先生以乡友的视角,将这些散落的记忆串联成篇,不仅为历史留存了珍贵的注脚,更让我们看见:英雄从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曾为我们挡住风雨的普通人。
合上书页,心中满是敬意。这些古浪籍老兵的事迹,早已超越了文字本身,成为一种精神坐标——提醒我们,今日的安宁,是有人曾用热血守护;而这份“血色浪漫”,终将在岁月里永不褪色,激励我们珍惜当下,传承这份勇毅与担当。
杨登福先生是甘肃省古浪县定宁镇晓光村上地湾人,现居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任职于巴彦淖尔市商富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中级工程师,也是北上广文学社顾问。他自幼爱好文学,作品散见于《中国乡村》《都市头条》《大靖明月》等平台。
《血色浪漫——古浪参战老兵风采》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武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杨先作序,分序言、正文、后记三个单元,录入纪实作品32篇,插图及影印件300余帧,于2025年2月由中国美文出版社有限公司面向全国发行。该书撷取兰州军区古浪籍参战官兵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以点带面,用文艺的笔触,忠实记录老山对越作战这一历史事件和相关的中国军人,具有历史厚重感和文学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