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二月梅先生《永远的民族脊梁》之大作
许素海
拜读二月梅先生《永远的民族脊梁——新疆行之七百公里拜左公》一文,内心深受震撼与感动。这不仅仅是一篇记录跨越七百公里艰辛跋涉的旅行散记,更是一曲跨越时空、致敬民族英雄的磅礴颂歌,一次新时代的爱国者与历史中民族脊梁之间深沉而有力的精神对话。
全文最动人之处,在于那份炽热而虔诚的“寻拜”之旅。作者怀揣对左公宗棠久蓄于胸的景仰,特意奔赴新疆,其初衷纯粹而崇高——只为在左公当年收复的土地上,“让灵魂与那不屈的精魂相遇”。当得知伊犁竟无左公专馆时的失落与不解,继而毅然折返、决意驱车七百公里奔赴乌市的“破釜沉舟”,其情之真、其意之切,跃然纸上。那一路的壮丽风景皆成背景,唯有与时间赛跑、奔赴心中圣地的焦灼与坚定。途中遇封路时的果敢决断,乃至最终在闭馆前如愿以偿的“冥冥天意”,都使得这场拜谒超越了寻常的瞻仰,升华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精神朝圣,生动体现了作者对民族英雄的无限尊崇与追思。
二月梅先生在纪念馆中的凝神屏息,透过奏章、舆图、兵器,深刻解读了左公当年面临的“危、难、险、智、勇、忠”六字困局与破局之道。这并非简单的历史回顾,而是一位深谙军旅的人,对另一位于国家危难之际挽狂澜于既倒的历史名将的深刻理解与隔空呼应。他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壮举中,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的硝烟,更是穿越时空、永不褪色的家国情怀、战略智慧、担当勇气和牺牲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得以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的“脊梁”所在。
尤为深刻的是,作者深刻阐释了左公之“忠”绝非对一家一姓的愚忠,而是“中国领土尺寸不可让人”的民族大义,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士人风骨,是继承林则徐等前辈重托、护卫中华文明的赤胆忠心。这种对“忠”的解读,与中国共产党人倡导的爱国主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一脉相承,也深刻揭示了左宗棠精神在当下的时代价值。
作为二月梅先生此行此举,意义非凡。它彰显了新时代革命军人铭记历史、尊崇英雄的深厚情怀,展现了人民军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爱国精神的光荣传统。这七百公里的奔赴,是对“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寻根,更是对“我们向何处去”的坚定宣誓——捍卫先烈用生命
《永远的民族脊梁》一文,文笔沉郁而饱含激情,叙事流畅而富于思辨。它不仅让我们再次铭记了左宗棠的历史功绩,更通过此文,激活了历史英雄与当下时代的精神联结。它启示我们,伟大的爱国精神与担当意识,永远是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左公的精神,如同天山雪峰,永驻苍穹;而如后来者的追寻与致敬,则确保了这精神的火炬,永远映照千秋,代代相传。
2025、8、28
链接
我对左公宗棠之思慕,早已在胸中酝酿如陈酒。那抬棺出征、誓死复疆的壮烈身影,在我心中矗立成一座无法逾越的山峰。此去新疆,本无他愿,只求一拜左公,在他当年以铁血之志从阿古柏屠刀下和沙俄利爪下夺回的土地上,让灵魂与那不屈的精魂相遇。伊犁——这左公收复疆土伟业中至为关键的城池,我曾想当然地认为,那里必有他巍峨的纪念馆。于是,我特意将行程定在北疆,怀着无比的虔诚,从乌鲁木齐一路行至那座被称为“八卦城”的特克斯宿营。
然而,当我们风尘仆仆行驶200公里抵达伊犁首府伊宁,询问左公纪念馆所在时,得到的答案却令人茫然无措——伊宁竟无左宗棠专门纪念馆!当时那种失落的心绪真的无以言表。一个宾馆的老者见我这般沮丧,低声相告:“乌鲁木齐那边有个小馆。”这个看似随口说的信息,却像一粒冰珠落入心湖,那瞬间的失落与不解,如同伊犁河谷骤然弥散的薄雾,霎时得到了些缓解、或又重新激起了心头的热望。但却十分难解:左公伟业在伊犁铸就,何以纪念之馆竟不在此?这逻辑的断裂,使我心碎地立于伊宁街头,仿佛听见历史深处传来的无奈之叹。
心有不甘,便无法安枕。当夜我便与同来的老友商议:明天不看伊宁了,直接回乌市去拜谒左公。他也完全同意。次日天色未明,我们就决然踏上了返回乌鲁木齐的迢迢长路。七百公里!且因翌晨我返济机票已定,不能拖到明天。我唯有破釜沉舟,今日必须到达。车窗外,北疆大地壮丽如画徐徐展开:金黄的麦浪铺向天边,天山雪顶在云隙间闪着永恒的寒光,而塞里木湖那举世无双的澄澈蓝眸在远方深情召唤……然而,这些瑰宝,此刻却都成了我毅然疾驰而过、无暇顾盼的背景。汽车的引擎低吼,车轮碾过时间,我心中只有一个方向:乌市,左公馆,务必在下午七点闭馆前赶到!
车近乌市,已过五点。地图上标示的拥堵深红如血,前方警灯闪烁——因高层车队经过而封路。车流凝滞不前,拥堵长达5公里之多。而时间却如沙在指间飞速流逝。闭馆时刻像倒悬之剑,悬于头顶。焦灼之中,我瞥见左侧车道空旷如无人之境。心跳如鼓,一个冒险的念头瞬间成形:我告诉司机,驶入左行道!司机非常犹豫。我说:没事,有问题我顶着!司机的方向盘这才在手中猛地扭转,车轮偏入那看似禁忌的通道。车如离弦之箭,直冲前方。万幸!就在我逼近警戒线刹那,封路绳恰好松开——我们的车竟成了被放行的第一辆车!此刻我真信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抑或是左公忠魂不忍见后辈徒劳奔波,在时空尽头悄然拨动了命运的弦丝?
当“左宗棠纪念馆”几个沉穆大字终于映入眼帘时,已是六点二十分。夕阳熔金,为那朴素的建筑镀上了一层悲壮的金边。我几乎是踉跄着冲入那扇门扉——仿佛推开的是百余年的沉重时光。进门后首先看到的是左宗棠的半身塑像。我把早已准备好的鲜花放在塑像前,与随行的老友和我全家,恭恭敬敬、深深地行了三鞠躬礼。总算谒拜了心中无比崇敬的左宗棠。
馆内空间不大,然字字句句皆千钧。历史的惊涛骇浪,就在这方寸之地奔涌而来。我屏息凝神,在那些褪色的奏章、泛黄的舆图、冰冷的兵器前,左公当年所面临的难局,如一幅铁血长卷在我面前轰然展开。
危! 新疆的形势危。展板上一行字如焦雷:“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而海疆不防,则心腹之大患愈棘。”——此乃是李鸿章的“海防”之论。明显的是要舍弃新疆,只顾海防。当此的危局:阿古柏,这个中亚屠夫,1865年入侵盘踞南疆已9年之久,且已控制了乌鲁木齐,快速向北疆扩展,并还成立了“哲德沙尔汗国”。同时,沙俄借机抢占了伊犁9市和伊犁河谷大片土地。虎狼环伺,新疆肢解只在旦夕。且李鸿章的海防论也使新疆大有在劫难保之险。廷议之上,海防塞防之争汹汹如沸。左公在奏疏中痛陈:“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其言如金石掷地,力排众议,终使清廷在飘摇中定下收复之策。此“危”,是民族存亡的倒计时,亦是左公以孤忠赤胆在历史悬崖边发出的呐喊。
险!面临巨大的政治风险。左宗棠作为收复新疆的主战派,如若不能取胜,必然要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然而,此险不仅在于战场的刀光剑影,更在庙堂的暗箭冷枪。收复新疆,犹如在帝国暮色中点燃一束微光,自然引来宵小之辈的嫉恨与掣肘。展品中一份弹劾奏折的影印件,字字诛心,诬陷左公“糜饷劳师”。左公在给友人的信中曾悲愤写道:“西事艰阻万分,成败利钝非所逆睹,谤议颇滋。”左公既要防明箭,更要防暗箭,且这暗箭的杀伤力更凶、更狠。这“险”,是孤臣孽子行走于政治钢丝之上的战栗,是逆流而上时被浊浪不断拍击的创痛。左公如没有自己的一身正气,躲过这些暗箭也是难上加难的。
智!超人的大智慧。左公用兵,深谙谋略之精髓。馆内沙盘清晰呈现出他所提出的“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方略。他深知新疆地理之关键,在北疆巩固根基后,方如利刃般直指南疆阿古柏巢穴;进剿时要步步为营,稳妥行事,不战则已,战则速决。尤其令人叹服的是其屯田之策——“且耕且战”,使大军粮秣得以就地补充,减轻了万里转输之重负。与沙俄交涉伊犁,更显其外交智慧。他洞悉俄国虚张声势背后的色厉内荏,一面分三路大军陈兵伊犁威慑,一面据理力争,终使沙俄吐出已吞之食。此“智”,是洞察全局的明澈眼光,更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深沉韬略。
勇!置之生死于度外的勇气。左公领军新疆已是64岁高龄。从受命之日起,就抱定了与成败共存亡的决心。世人皆知左公抬棺出关的壮烈,此勇固可昭日月。然馆内所展示的,更有一种穿透纸背的担当之勇。当清廷在伊犁与俄交涉中一度动摇,意欲妥协让出伊犁国土时,左公愤然上疏:“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并冒险上奏弹劾擅自与沙俄签约的重臣崇厚。这份“勇”,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绝,是于国家危亡之际挺身扛起千钧重担的铁肩!幸好清廷终于改变了1879年10月2日,由崇厚在沙俄胁迫下签订的、以割让霍尔果斯河以西约7万平方公里领土为主要内容的《里瓦几亚条约》,改派曾纪泽与俄重新谈判,并在左宗棠大军的威慑下,签定了《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了伊犁及特克斯河流域的中国领土,取得了比原来要好得多的效果。
我久久伫立在展馆中央那幅左公晚年手书对联的拓片前:“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十六个字,犹如洪钟大吕一直在我耳边嗡嗡作响。
走出纪念馆时,暮色已如墨汁般浸染了天边。馆前那尊左公策马西望的铜像,在晚霞的余烬中凝固成一道永恒的剪影。我伫立像前,仰望那穿越时空的坚毅面庞,胸中思绪如天山顶上奔涌的云海。左宗棠,他岂止是晚清的一将一臣?他是华夏民族于板荡危亡之际,用血肉与意志锻造出的一根不屈脊梁!当金瓯残缺、群议汹汹之时,正是这根脊梁,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忠,硬生生撑起了即将倾覆的西北天宇。
历史深处,多少显赫功业随尘埃湮灭,多少煊赫声名被时间遗忘。唯有如左公这般,将生命熔铸于民族生存之基业,将灵魂烙印在疆土完整之丰碑上的英雄,其精神方能穿透岁月迷雾,永存于后世子孙的血脉之中。
晚风轻拂,纪念馆旁几株古老的垂柳在暮色中婆娑轻舞。据说这就是当年西征路上,左公命将士沿途遍植的杨柳——“左公柳”。它们以荫凉遮蔽行人,将根系深扎在中华大地,依然展示出守护山河的坚定信念。我又一次深深鞠躬,向那铜铸的英魂,向那柳枝间不息的劲风。
归途在即,夜幕已垂。我回望纪念馆最后一眼,那朴素的门庭在都市灯火中宛如一座不灭的灯塔。左公呵,您这民族的脊梁,必将如天山雪峰,永远屹立于苍穹之下,永远映照着千秋万代子孙前行的路途,永远闪烁着不可磨灭的精神光芒。
乱云西域乾坤荡,抬榇临危复宝疆。
才智非凡如赵普,神威超猛若秦王。
雄收昆尔三千里,横扫屠夫五万狼。
设郡立规盈左柳,功昭日月永辉煌。
(写于2025年8月26日大连湾畔)
作者简介,二月梅,山东邹城人,研究生学历,山东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