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222

评张明泉《三线建设甲子赋》:
一座用文字锻造的三线精神丰碑
张在光
近读都市头条宋主编精心编发的三线建设60年征文,深感振奋。名篇多多,佳作连连,不胜枚举。其中,我个人对张明泉先生的《三线建设甲子赋》有不少话想说,本想在文后留言评论一番,因评论框吞不下我的“班门之斧”,故成篇在此,有劳宋主编分心。
我先后精读《三线建设甲子赋》两遍,一遍有一遍的不同,整体感觉是气势恢宏,立意深远,是一篇难得的以古典赋体礼赞现代国防工业建设史诗的佳作。
现在,我冒昧地作以下评析,不怕作者和大家见笑了。
一、立意高远,格局宏大
这个赋的开篇即点明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中苏交恶”“美舰扬波”),国家面临严峻威胁(“社稷临危,苍生悬命”),。这就很清晰地揭示其作为国家战略决策(“备战备荒,为国为民”)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一下子将三线建设置于民族存亡、国家安全的宏大叙事框架下,这也就奠定了全赋崇高悲壮的基调。
纵观全赋,它不仅是三线建设过程,更着重提炼和颂扬“三线精神”(“铁血铸魂”“赤子抱冰心”“饮冰血犹热”),并将其视为“民族精魂之涅槃”,最终升华到“国无防不立,民无志不兴”的民族精神高度。
此赋的结尾“与昆仑并寿,共江河长鸣”的誓言,更是将这种精神永恒化、神圣化,格局宏大。
二、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首先,该作品严格遵循传统赋体的结构特点:起(开篇):描绘时代背景,引出决策(主席振臂而呼);承(溯其源也)阐述战略布局(划三线)、人员动员(百万雄师、书生、巾帼)、
迁移壮举(迁厂、徙钢);转(述其行也):鄙人认为这是作者为赋水平最高点,也是全赋最华彩部分。此处浓墨重彩地描绘建设场景的艰辛、壮阔与成就(夔门月、秦岭星、攀西钢焰、成昆铁龙、深涧藏兵、危崖筑垒、阎良银鹰绵阳核光),并点出特殊年代下的坚守(“浩劫摧文脉,犹见赤子抱冰心”),以及付出的巨大牺牲(“襄渝轨枕英雄骨,六盘煤浸壮士情”);合(彰其功也 + 结尾):展现建设成果(瘴疠变锦绣、卫星、火箭、兵工转民、航发带商),点明其与改革开放、民族复兴的传承关系(“三线血脉融春潮”“二代精神逐大梦”)。
最终总结其历史地位与永恒价值(“遗泽”“精魂涅槃”),并发出时代号召(不忘初衷、再启征程)。
三、语言雄浑,意象壮美
赋体特质:通篇采用四六骈文句式,讲究对仗工整(如“剑横北斗,烽举南疆”、“惊涛裂岸,铁血铸魂”)、音韵铿锵,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美;雄浑豪放:语言风格刚健有力,气势磅礴(如“凿山为盾,移星换斗”“锤凿声碎夔门月,焊花点亮秦岭星”“钢焰灼天熔赤日,铁龙穿云啸苍冥”),生动再现了那个战天斗地、气吞山河的时代风貌;意象丰富壮美:
北斗、南疆、山河、惊涛、星月、丘壑风霜、夔门月、秦岭星、攀西裂谷、赤日、成昆绝壁、苍冥、深涧、危崖、九霄迷雾、八荒太清、瘴疠地、锦绣城、瑶池、广寒、乌蒙、银河、昆仑、江河等。
这些意象或宏大辽远,或险峻苍凉,或瑰丽神奇,为艰苦卓绝的建设事业提供了壮阔的背景板。
铁血、锤凿、焊花、钢焰、铁龙、洞府千乘、山阿百炼、银鹰、核光、轨枕、煤、卫星、长箭、兵工淬火、航发轰鸣、高铁、天眼等。
这些现代工业意象被巧妙地融入古典语境,赋予其史诗般的厚重感和崇高感,是此赋在语言意象运用上最成功、最具创新性的亮点。
精神意象: 魂衔枚夜走、策马星驰、披荆斩棘、抡锤开矿、未名之地、无字之章、抱冰心、英雄骨、壮士情、饮冰血热、星火传、精魂涅槃、血肉长城、智慧汗青、九死不悔、万山磅礴等。
这些意象深刻诠释了三线建设者的奉献、牺牲、坚韧与理想。
四、情感深沉,动人心魄
全篇洋溢着对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开篇),对建设者牺牲奉献的崇高敬意(“书生弃笔”“巾帼卸妆”“英雄骨”“壮士情”)、对建设成就的自豪感(“锦绣城”、“惊破瑶池宴”、“笑揽广寒英”),以及对三线精神永恒价值的坚定信念(结尾的誓言与升华)。
这种深沉炽热的情感贯穿始终,极具感染力。
五、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
该赋是对三线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文学性铭记和史诗性书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它超越了单纯的历史回顾,深刻挖掘并颂扬了其中蕴含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并赋予其在新时代(改革春潮、复兴大梦)下的传承意义,具有强烈的现实启示作用。
总之,张明泉先生的《三线建设甲子赋》无疑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具的现代骈赋杰作。它成功运用古典赋体的形式,承载了现代工业建设的宏大主题,以雄浑壮美的语言、丰富瑰丽的意象(诗歌必须要有好的意象)、深沉炽热的情感,全景式地再现了三线建设的战略背景、艰难历程、辉煌成就及其蕴含的伟大精神。它不仅是对一段峥嵘岁月的深情礼赞,更是对三线精神和军工文化的一次有力弘扬,很值得我们大家探究点评和借鉴学习。
当然,我个人还希望张明泉先生借这次征文的东风,再接再厉,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为弘扬三线精神,传承军工文化不断地鼓与呼。
好,我不啰嗦了,欢迎大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祝三线征文圆满成功!
【作者简介】张在光,山东沂水。曾供职沂水八中、山东机械修理厂9439军工子弟学校、临沂市技师学院。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全国中小学作文辅导员、山东省中语会会员、临沂道德教育研究促进会会员、临沂市作协会员。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