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五味人生》(增订本)有感
冯宝哲
前几天,友人孙宏泉先生托人给我捎来他拟出版的《五味人生》(增订本)的u盘,并附寄一信,要我审改并作序,这又给我出了一道难题。接承吧,自感囊空无才,德薄无望,恐怕拿不出好的答卷而令朋友失望;不接承吧,因为这是他的多次叮咛,恐怕有违朋友的厚意,真是进退维谷啊!在这举棋不定的两难中,我首先仔细阅读了《五味人生》(增订本)现有的全部资料,作者以自己严重残缺的肢体,与命运所作的不懈抗争,让我的心灵感到震撼。由此使我联想起中外那些为人称道的残疾名人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曾读过一本风靡一时的苏联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作的一部自传性作品,书中记叙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革命人生和成长过程。生活的苦难,炼就了保尔的革命精神和钢铁一般的坚强意志,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最后竟至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之上。但是,保尔并没有为命运所征服,这个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生命写成了产生强烈反响的自传性长篇小说,生活的铁环已被保尔彻底粉碎,作者本身竟至成了千百万读者崇拜的精神偶像。
也是在前多年曾经读过一本《把一切献给党》的自传体小说,它的作者吴运铎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革命根据地兵工事业的开拓者,他参加工作不久,就在一次检修土枪实弹射击时,土造枪管突然爆炸,炸伤左手。自此之后,他又三次身负重伤,留下伤口100余处,但都奇迹般地顽强活了过来,与死神擦肩而过。他虽手足伤残,但仍奋斗不息。有一次,发动机的摇柄突然掉下,砸伤他的左脚,发生感染。医生挖去腐烂的肌肉,在他的踝骨处留下一个月牙形的大洞,使得他不得不拄着双拐走路。还有一次,为了修复前方急需的旧炮弹,他从报废雷管中拆取雷汞做击发药,虽然事先用水浸过,但雷管还是在他手中突然爆炸,他的左手被炸掉4根手指,左腿膝盖被炸开,露出膝盖骨,左眼几近失明,昏迷不醒15天。治疗出院后,又拖着伤残的身体顽强地战斗在烽火连天的第一线,1947年在大连附近的实验场,他和战友一起检查射出去的哑火炮弹。突然,炮弹爆炸,战友当场牺牲,吴运铎左手腕被炸断,右腿膝盖以下被炮弹炸劈一半,脚趾也被炸掉一半。抢救的医生怕他麻醉后醒不过来,做手术时连麻药也没敢用,但吴运铎硬挺了过来。就是这样他右眼里还残存一块小弹片取不出来。在病床上,他利用尚存的微弱视力,坚持把引信的设计搞完,并让人买来了化学药品和仪器,在疗养室里办起了炸药实验室,制造出新型的高级炸药。吴运铎这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曾经教育了整整一代人,他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而备受人们推崇。

还有一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的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高位截瘫。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后来还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背诗歌、抄录华章警句,还在读书写作之余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她的文学创作至今已经出版了三百多万字的小说及散文作品,并翻译了多部外国文学佳作。继长篇小说《绝顶》之后,她又推出了最新的30万字的长篇小说《天长地久》。2008年11月她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她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毅力,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当代青年人,而且由于她的卓越贡献,对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五味人生》的作者孙宏泉,我以为他就是站在我们身边的保尔、吴运铎、张海迪。也许他没有他们那样驰名遐迩,没有他们那样事业辉煌,但是他们的精神是一致的、相通的。 我在2011年《五味人生》初版时,曾写过一篇《普通生活中的传奇人物》的短文,称其为“传奇人物”,至今我仍觉得并不过誉。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他仍然继续不断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传奇,我对他是由衷的敬佩。 孙宏泉的一生确实是多灾多难,不足周岁时即在襁褓中失去母亲,幼时又因营养不良形成佝偻,且又跌伤发生左肘关节骨折,左眼瞳被树枝剌伤几近失明,青年时又因超强度劳作致腰椎破坏化脓,经两次刮骨大手术而形成腰残,右耳因化脓性中耳炎造成鼓膜穿孔失去听觉,先后全身骨折竟达十余次,涉及肋骨、双腿股骨、髌骨、锁骨、掌骨等,老年后又患有气管炎、前列腺炎、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萎缩、青光眼、胆结石、便秘等顽症,在病魔的折磨下,他的体质越来越差,特别是古稀以后因早年的脊椎残疾椎管狭窄使腿肌无力而行动艰难,由寸步挪移,到难以迈步,以至生活都不能自理,他的恶劣、糟糕的健康状况,令人难以想像,这样一个浑身是病无法行动连生活都要靠人护理的残疾老人,却在命运的挑战面前,不低头,不畏缩,不悲观,不消沉,不沮丧,不气馁,不懈怠,不言败,以高昂的斗志去迎接生活的考验。青壮年时,他以仅有高小文化程度的学历,竟能自学成一方名医,领导东陈卫生院艰苦创业,出席了全国卫生院长联谊会,并被选入主席团,获得了会国百名“旗手奖”称号,这些异于常人的卓越业绩,是他自强不息的必然回报,也是他追求美好的胜利硕果。进入暮年以后他仍不休歇,于2012年之初艰难地完成了《五味人生》回忆录的初版发行,令人更加感动的是他在体质每况愈下的艰难环境中,仍然念念不忘《五味人生》的充实增订,正如他在此书的前言中所说,“我总觉得许多往事没有写出来,深感遗憾,特别是一些印象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必须‘写出来’的声音常在耳边萦绕、呼唤着我……。我想,自己在身智稍能维持的情况下,就一定要坚持把这些往事全写出来。”“追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幕幕瞬间,都有着一个难以忘怀的真实故事。将这些真实故事续写在《五味人生》中,就是为了以资纪念,以飨后人,求教亲友。”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驱使,所以他能在耳目失聪、腿脚失灵的艰苦条件下,在病榻上写写停停,用近于四年时间,硬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了万字左右的十多篇回忆文章,大部分都是饱含人生感悟的童年趣事,使人们读后可以品味是非善恶,从而在思想上受到洁性的洗礼,达到爱心的升华。不仅如此,他还在寸步难挪无法行走的窘境中,寻找生活乐趣,硬是靠着护工的搀扶推背,经常出外寻朋觅友。
今年夏天我就在渭南家中惊喜地接待过这位百里之外的访客,我家住二楼,他是靠一个小伙子背上来的,一见面寒喧之后,他就商量筹划出版《五味人生》(增订本)的事,他还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去西安探望了病后的乡友著名作家赵熙,赵因脑血管病而致半身不遂,两个异地相隔的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能够一起对面交流,确实是很惬意的事,其情其景,引人遐思。孙宏泉就是以这样乐观的态度,从容对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他壮志不移,奋斗不息,积极向上,热爱生活,是一个压不垮摧不倒的钢铁硬汉。他恰似一棵在严冬酷寒中傲然挺拔的苍松,任凭风雨霜雪的欺凌,却巍然屹立,岿然不动。他用自己的顽强坚韧,刚毅执着,诠释了一位残疾人努力奋斗的大无畏精神,这个精神就是社会的正能量,具有更重大的榜样意义。它将化为实践中的动力,激发更多残疾人走上自强不息的道路,影响更多的残疾人树立美好的人生观,在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即使是我们肢体健全的人,也应该从他的身上汲取追求美好人生的营养,增强不屈不挠的勤奋精神,为社会做出应有的奉献。
以上这些,就是我读了《五味人生》(增订本)以后的个人看法,只能作为读后感拿出来同大家互相切磋,是万万不可以为序的。
二○一五年十二月十日于栖牛斋
作者简介
冯宝哲,陕西蒲城人,一九三八年一月生。高级经济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陕西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渭南市楹联学会原常务副会长,现顾问。《渭南联苑》原主编、编审,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顾问。被授予“秦东联坛十老”、“渭南文化名人”“陕西孙髯翁终身成就奖”等称号。著有《风雨留痕》等书五卷,二百多万字。
编辑制作:侯五爱
文字审核:惠玲玲
美编:惜缘
总编:瀛洲居士
图标题字:胡胜利 胡兴民 倪进祥
图标制作:侯五爱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作品转发:惠玲玲 张培良 李红彦 朱红兵各部长 分社长及编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