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浪漫,为什么?早在900多年前,就有人给出了答案。
那是绍圣三年春天,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被贬郴州,路过长沙时,忽然在街头听到一阵婉转的歌声,唱的正是他写的《减字木兰花》: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秦观循着歌声,看到了一位美丽的歌女,上前一问,才知道这歌女平生最爱的,便是他秦观秦少游的词。秦观于是表明身份,二人由此一见倾心,他们在分别时约定,待秦观脱罪北归之时,便是二人的重逢之日。可造化偏爱弄人,秦观到了郴州,又再次被贬广西,一场重病之下,最后客死在那里,谁又能想到他们当初长沙一别,竟成永诀。歌女听闻秦观的死讯,辗转千里前往广西,她在秦观坟前声泪俱下,念诵起秦观写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写于秦观和歌女分别后的七夕之夜,它表面上写的是牛郎和织女的爱情,实际上道尽了人间情事。天下有情人,何尝不像那金风玉露,一场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正因为相逢太美,别离才显得那样的残酷。牛郎织女相隔于盈盈一水,天下有情人,又何尝不是饱受相思之苦?可秦观笔锋一转,写出了惊天动地的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真正的爱情,可以超越朝朝暮暮的相守,可以打破时空阻隔的局限,可以经受地老天荒的考验。
银汉迢迢又有何惧?飞星传恨又有何惜?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朝欢暮乐。放眼千年,能把相思说的如此通透洒脱的,除了秦观,又有何人呢?想那牛郎织女,纵有天河相阻,仍然可以鹊桥暗渡;想那许仙白蛇,纵然人妖有别,仍然可以恩爱不绝;想那山伯英台,纵然生死相隔,仍然可以双双化蝶。这便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不管神妖,无论生死,只要有真情,生死亦可越,山海皆可平。
七夕,是一场千年的奔赴,也是独属于中国人的美好祝福:祝天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
作者简介:
史文,网名旗袍,苏州,喜爱中华诗词和中国文学。作品散见各大微信公众平台及纸媒刊物等。
2023年5月荣获都市头条井冈山群首届“十佳明星作者”荣誉称号;同年10月荣获历届十佳明星作者“争霸赛”二等奖第④名荣誉称号。
2024年荣获都市头条官方平台“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都市头条井冈山群智囊团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