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历】梅松,安徽桐城人,1964年出生。生长在桐城文派故乡,熏染着对文学诗词爱好,是桐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多次刊登在《作者联盟》和其它诗歌平台上。
☆《 七夕的遐想》十四行诗(原创)
□ 梅松(安徽)
七夕的夜晚,微风吹拂
天空一片漆黑,看不到星星和月亮
遁藏着牛郎织女
鹊桥空搭着一年一度相约的愿望……
我孤独也很无聊的坐在廊桥上
支支香烟袅绕,遮住郁结的云床
周围多么的沉静却心未静,愁郁寡欢
七夕情人节啊,断肠织女牛郎……
伤情人听伤情歌
冷漠尽用出台的曲子、眸睫泪水坠落银河荡漾
寂寞守护着竟然是一种特别的凄凉
擦肩而过,有情人未能眷恋成双……
啊,纷纷过尘客总是不一样
我的人生之路,何时酿出皓月明光……
☆《 浊酒一杯敬余生 》十四行诗(原创)
□ 梅松(安徽)
浊酒一杯敬余生
杯杯酸楚慢慢咽入入心中
想想前生多么的辛苦
顺隙地时光存留在记忆里用泪水沉淀……
六七〇后最苦最伤心
酸甜苦辣不是一二句话就能说得清
赶上了计划生育,一个孩子自己带自己痛
赶上了体制改革,破产下岗失去了生活来源慌了神……
多少人为了生活四处漂泊流浪在外省
多少人妻离子散选上了不归途径
柴盐油米、水电房租、头痛不堪的是灾难和生病
养老保险还要靠自己努力去搏命……
想起往事如烟如梦,泪水啊怎么也流淌不尽
还有多少艰难的人活在世上,还能浊酒一杯敬余生……
☆《 开放的六尺巷 》十四行诗(原创)
□ 梅松(安徽)
自从中央领导前来参观
六尺巷增添了不少未有的光彩和诗篇
不管是远方的国民、还是海外游客
慕名而来,游览这永久性风光……
开放的张府、吴宅流连忘返
古朴清秀的建筑焕然一新,
一亭一榭,一山一水都感觉新鲜
珍贵苍老古树似虬龙腾翔……
依旧风䪨的六尺巷
一条鹅丸石路映衬着两边围墙
多少人在此开心拍照
留下开心的记忆,让人心情舒畅……
啊,六尺巷,耀眼的石牌"懿德流芳"
不变的哲理告诫世间怎样做人,从善、忍让……
☆《 乡愁 》(原创)
□ 梅松(安徽)
乡愁是梦中的影子
怎么也挥不走昔时记忆的时光
每当醒来,泪水总湿润了眼眶
童年的梦、童年的幻想……
那是雨中的小路,带动沉重的泥巴
那是竹林寻觅家鸡生出的鸡蛋
那是阵阵犬吠迎来过路的生人
那是一群耍友摇着成熟的甜枣落地欢畅……
袅袅炊烟嗅觉家中的饭香
父亲总叫我到不远的村店买瓶醇酒、茶干
夏夜,母亲让我睡在门前树底竹床上乘凉
为我拒蚊打扇……
哦,故乡,一方寸地终在变化
伤愁啊,而今农田无人耕种,荒草出土丈长……
☆《窗子》十四行诗(原创)
囗梅松(安徽)
不需关闭窗子,享受外界芬芳的花香
静静地躺在床上、期待天空星光闪亮
王母娘娘拉开上了幕布
遮住明月星星的遐想
孤独的人儿触景生情
伤情的泪水泛滥了银河的波浪
不见鹊桥,怎能见织女牛郎
只听见风的倾诉
摇曵着竹叶在窗口飘荡
入秋便听到鸿雁离家的悲唤
轮回的季节书写着人生的苍凉
飘落红尘的树叶离枝低叹
分别的你我止不住泪水滴淌
情人节拨弄的琴声凄凉绝唱……
☆《 思母 》十四行诗(原创)
□ 梅松(安徽)
注:为我的师傅吴礼恒写首诗,母亲仙逝,已有三年整,思念母亲写首纪念诗。思母,让我想起一代文豪朱自清,为思念母亲写了首不朽诗篇:"萱堂日远梦魂牵,养育深恩岁月迁。针线密缝寒夜里,儿行千里念慈颜"。
三年过去,好快好快,一瞬间
母亲走了,从此让我梦绕魂牵
留给我的只是垂泪的思念
回想往事,母亲的养育之恩终身难还……
每天晚上,总是梦见母亲坐在我身边
温柔的手轻抚着我的脸
多么幸福、多么温暖
醒来泪水湿枕一片,肿了双眼……
每逢佳节倍思亲,母亲在时同儿孙一起,享乐天伦
想起儿行在外母亲的无时牵挂
天涯海角,难忘母亲的养育之恩
细雨清明,苍天啊以后只能在梦中才能再见到慈祥的母亲……
母亲啊,你是昨夜的星辰已坠落、消失在遥远的银河
化作天上最亮的星星,依然护佑着您的儿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