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不学医不足为孝
文/孙述考
图/来自网络
2025.2.24日14时6分一15时12分作
我在给弟子们讲课时,我反复强调:“百善孝为先。学会了神经导能疗法以后,先用这个疗法报答你们的父母亲!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不是别人,只有你们的父母!”
一期的弟子李秀玲听了,在我授课期间,把她的父母从诸城全接到青岛来。她母亲半年的脚后跟疼痛,用脚趾点地。我现场指导弟子刘方廷、王兆运,一个小时完全康复!老人惊动万分,说:“我的一个侄子在医院当医生,非让我做手术。我就是不做!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李秀玲的哥哥抱着我说:“谢谢老师,救了我母亲!”我们临走时,她母亲跟我握手,我发现很坚硬。我一看,小拇指、无名指已经固化了。手心的筋腱坚如石头。我对秀玲进行了指导。第三晚上,李秀玲二十三点打电话说:“师父,我妈的手指伸直了!”李秀玲又把她七十六岁的父亲带到我的教室。我用二十分钟,治愈了她父亲一个三十年,一个六十多年的耳聋。弟子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她又开车接我去青岛信号山给她八十六岁的三爷爷,一位荣氏集团的银行老行长治十四年的青光眼,已经四年看不见了。我和秀玲,还有秀玲的母亲一起在她爷爷家里。我用一个小时,她爷爷说:“秀玲,我能看见你的脸了!”我说:“再看看远处这个表,能不能看清楚?”他看了看说:“我能看见表上的秒针了!”他坐在我的右侧沙发上。他说了三句话:“市长知道你这个手艺吗?电视台知道吗?我在美国的孙子可以回来跟你学吗?”李秀玲给她哥打电话,给她老公打电话:“爷爷能看见了!”他们都不信。她爷爷说:“我确实能看见了!”住了两年,李秀玲的母亲在诸城老家,也患了青光眼,疼痛厉害,在潍坊医学院做了手术。术后眼很痛,视力下降到0.1。又打电话来找我。我得老人用神经导能疗法调了两次,眼也不痛了。老人说:“眼睛通了,视力也恢复了。”一个月后,送我一面锦旗,我至今还放着。
三期弟子,王金芳,辽宁鞍山人。学完神经导能疗法刚回家。她父亲打来电话说:“便秘七天了,很难受!”她急忙坐车回老家,她父亲当日见效!后,她又给她父亲治好了双膝关节疼痛,她父亲终于可以上下楼听收音机了。
四期弟子,耿金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人。疫情期间,她近九十岁的母亲已经骨瘦如柴,奄奄一息。她赶紧回家,用神经导能疗法救治。她姊妹兄弟不相信神经导能疗法。耿金月耐心施救,她母亲一口气上来了,人得救了!在她的喂养下,她母亲一天天胖了起来。
四期弟子,青岛,王迎大,疫情期间,老人感冒发烧,咳嗽不已。他用所学神经导能疗法给他母亲居家调理,几次就康复了。他九十岁大姨,也感冒发烧,送往三甲医院,一周去世。
四期弟子温学翠学会了神经导能疗法。她的八十四岁的母亲因为服用激素药,股骨头坏死十二年了。那年冬天,疫苗爆发,社会形势很紧张。老人给二女儿打来了电话:“闺女,娘腿痛得厉害,看来过不去这个年了!”温学翠把这件事告诉我。我说:“放下手中的工作,先回去救你母亲!”温学翠克服困难回老家莱州了。调理完一个疗程,她母亲股骨头好转很多,三个疗程全部康复。她打开视频让她母亲认识我。她慈祥池母亲说:“师父,谢谢你,让我女儿成了医生!”
五期弟子,江苏,陈洪霞。她学习了神经导能疗法以后,当晚给她婆婆治疗腰疼和胸口疼。以前,她婆婆睡党总是胸口垫一个方形的毛毯。她婆婆康复了。当年除夕,奖给她五千元红包。
五期弟子,青岛人,刘雪梅。她八十四岁的父亲腿痛不能自立。上下炕必须拄拐。她学会了神经导能疗法以后,调理一次,当夜见效。她父亲下炕起夜不用拄拐了。她对我说:“师父,我爸调理一次,自己一下子就起来了,不用拄拐了!能在地上走四步!”
八期弟子迟延霞,江苏淮安人。她学习了神经导能疗法以后,她的九十岁的母亲之前已出现女性妇科癌症,天天流血。因为年事已高,医院不收。她学成归来,自己亲自给她母亲治疗,一个星期康复!
九期弟子,青岛,刘月英。一次和她弟妹在她妈家。她妈突然倒地。她弟、妹慌作一团。刘月英用神经导能疗法就地治疗,一会,她妈康复。刘月英说:“因为她妈住山里,如果不会治,打120,时间来不及!”
十一期弟子马静,学成神经导能疗法以后半年多。有一天给我打电话:“师父,我母亲在医院里,医院说大面积脑梗,怎么办?”我说:“谁在你妈身边!”她说:“我爸和我弟!”我指导她如何如何。半个小时过去了,她又来电话说:“我妈头也不晕了,完全好了,回家了!”学成后一年秋天,马静又跟我打电话说:“师父,我爸面瘫,三个月了,在老家(聊城)用各种方法没有治好。”我说:“让你爸来青岛,到你家里,你给他治。”她爸来了一个星期,完全康复!她说:“师父,我爸的眼皮也瞪上去了,天凉以后会不会掉下来?”我说不会。果然,治疗后一切正常!
十四期弟子,杨军,河北唐山人。她学成神经导能疗法以后,给她八十一岁的母亲治好了膝关节疼痛,敢自如上下楼。有一次,她母亲肠梗阻,疼痛厉害。她说:“妈,我给你治治!”她妈说:“这个病,你也会治?”不到半个小时,老人完全康复!
十五期弟子,姜自霞,山东临沂人。她近九十岁的父亲住院,不愿吃饭,浑身无力。医生对亲人说:“让老人该吃就吃!”老人听了,情绪低落。姜自霞去了,用神经导能疗法调理,老人身上有劲了,也愿吃饭了。第二天出院回家了。
十七期的弟子孙锋、二十二期的弟子孙伟,两个亲兄弟,是黑龙江省鹤岗市人。他们的八十七岁的母亲在家里被门槛绊倒,伤及胸椎第十一、十二椎,上下挤压骨折,疼痛难忍,弟兄二人以所学的神经导能疗法给他们的母亲调理。也没去医院,当夜,老人安然入睡。七天能独自坐起来摘补补丁菜,半月下炕自立。
十七期的弟子孙晶慧,也是黑龙江省鹤岗市人。学成神经导能疗法以后,有一天在她妈家办公。她九十岁的母亲在用木盆洗浴。她突然回头,见她母亲面色发黑,人已不醒人事。她慌忙站起来,连拖鞋都跑丢了一只。她赶紧用神经导能疗法救治,并电话她爸和她弟弟。当她爸和她弟弟回家时,她妈已安然无恙了!
二十一期弟子,江西抚州市黄卫群,有一天,突然接到他母亲的电话,没有了下句。他慌忙开车回家。一进门,他近八十七岁的母亲在卫生间里呕吐不已。他急忙用神经导能疗法施治,一会老人康复!之后,他教会了他母亲如何用神经导能疗法急救,他母亲也成了“半个大夫”。
天津弟子,石麟凤,她母亲八十四岁那年除夕,突然患严重老年痴呆症,什么记忆也没有了!六年后,当老人九十岁时,石麟凤学习了神经导能疗法,调理两次,老人康复。一周后,能熟练背诵《三字经》和《百家姓》。
天津弟子,许传英。她九十岁的婆婆在卫生间摔倒,没有了意识。抢救到天津医院急救室四天四夜没有苏醒。她给我打电话。我指导她,她又指导她丈夫,用神经导能疗法调理不到半个小时,老人苏醒。又调了几次,几天后康复出院。
还有好多好多弟子的故事!宋丽君、宁书和等等。学与不学,天壤之别!有一句话说:“您养我小,我养您老!”但多少儿女舍得学习神经导能疗法,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我几乎每天都在写文章,在劝世学习神经导能疗法。但人们有几个人能有缘听进去呢?古人说:“儿女不学医,不足为孝!”现在人的寿命提高了很多,很多人的父母正在耄耋之年。但有的人可以出去到处游玩,可以出去跳舞,把自己父母的健康置之于度外。有的工作很好,待遇很高。穿装打扮很有风度。他的父母已经身患疾病。但要学习神经导能疗法就是不舍得!人做天看,不知道该怎么说。如果反过来,他的父母能忍心看自己的儿女有病受罪吗?砸锅卖铁也要救自己的儿女。所以世上有句话说:“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

作者简介:孙述考老师:字硕勋,又字鸿儒,子文,一乔。号东海崂主人,山东青岛人。研究生毕业,中文专业,文学学士。教师、画家、书法家、国学专家、作家兼诗人、诗词理论家、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创始人。喜欢艺术和文学和收藏奇石。创作诗词歌赋万余首,受到人们喜爱。在几十余家诗歌网络平台和报刊发表过诗作与文章,作品传播海内外和海峡两岸。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在历史上继贾存仁将李毓秀的《训蒙文》改编为《弟子规》以后,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增编,《孙述考增编<弟子规>》四千余字,比原文增加了三千多字。将孔子的《论语》参差不齐的文言文改编为三字一句的《诗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体式上的改编。将洪应明《菜根谭》改编成《诗译<菜根谭>》等等,对中国国学是一个重要贡献。
秋宵感怀
文/关闻馨
图/来自网络
2025-8-30子时
浏览群信,看见师父发的一盘盘新鲜美味的海鲜,焦香四溢的烤串,清甜多汁的时令水果,各式美味摆满一大桌的图片,令人垂涎欲滴,隔屏都能感受到舌尖上的美味。原来是师父与几位师姐们欢聚一堂,共享秋宵盛宴。席间美味佳肴,笑语盈庭。
然师父触景生情,深切怀念曾经传道授业时,堂前弟子济济,谆谆教诲声声入耳。时而讲解医理精妙,时而叮嘱仁心为本。授业之余,带领众弟子,进星级酒店,品香茗畅谈,言笑晏晏,游山玩水,神仙般的师徒,彼此情深,彼此相知,何等快意!此生最难忘怀的光景。我等远方的弟子好羡慕啊,心中亦不免泛起涟漪。
师父提及北京张XX之事,令人扼腕。虽然那时我还非师父的弟子,但师父用神经导能疗法快速医好她的双腿,扔掉了双拐的全过程我是知道,师父当时录了她扔掉双拐,一步一步行走的视频,重获新生的高兴劲爆表,情景还历历在目,当时我还为之欢欣鼓舞,更为师父神奇的医术赞叹不已!记得当时张XX还在群邀请我说,和她一起去北京开创神经导能疗法分院。理想很丰满,现实很失望!医术本为济世救人之术,师父以仁心妙术治愈其疾,不图回报,只望其能秉承医道,造福他人。岂料其双腿既愈,转身离去以后。然时隔多年,今不但不认师恩,还反唇相讥,言自己于来找师父治疗之前就会针灸等医术,污辱师父的疗法过于简单。师父回复到,既然你自己会中医,为什么治不好自己的病?为什么来青岛找我?师父又回复她,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用大道至简的方法用一个小时治愈了她膝关节疼痛,架双拐的病,更说明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的神奇!张ⅩX的行为,此非但是负了师父仁心仁德之恩,更是负了医道之本。通俗地话说,即忘恩负义!
思之令人心寒。医者仁心,受益者亦当有感恩之心。师父今日些许伤感,亦为其他背道而驰的一些弟子,非为回报而悲,实为医道传承中这一份人情的淡漠而痛。
我等弟子当以此为鉴,永记师恩,不负师父今日之教诲。愿以精诚之心,继承师父医术与仁心,使神经导能疗法之光永不湮灭!
秋宵感怀烟火重 医道传承见仁心
——品读同门师姐关闻馨《秋宵感怀》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河南省分会会长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世界研究会会长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文学杂志社社长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红十字会副会长
文/王保江
图/来自网络
2025.8.31日
关闻馨所作《秋宵感怀》,以 “微信群中秋宵宴集” 为引,融己之心绪与医道传承之思于一文。其文质素而情真,既存师徒之厚谊,亦叩医道之初衷,读之令人动容。此篇《秋宵感怀》,以细腻之笔构画一卷含人情、蕴哲思之图,既有烟火之欢,亦有师道传承之深叩。
一、意象之构与文气之张
开篇列 “海鲜”“炙串”“时果” 诸般食馔,状宴席之盛;以 “焦香溢鼻”“清甜沁齿” 之语通感味觉,瞬缩时空之距。继而笔锋一转,用 “弟子济济”“教诲谆谆” 等四字短句摹传道之景,古调与今言相融,得张弛之韵。尤妙者,文中 “星级品茗” 与 “山野遨游” 之对,暗喻师门间 “术” 与 “道” 之共生 —— 既研医术之精,亦养心性之旷。
其文之妙,首在 “以小见大” 之法。 此 “今宴” 与 “昔忆” 之对照,既令师之形象愈显丰满,亦为后文情转埋脉,使 “羡慕”“心澜” 之情真切可感,非空泛之叹。
二、情脉之宕与意蕴之升
文中情感流转,若溪涧奔涌:始自品食之酣(“垂涎欲动”),继而怀师徒之深(“何其快意”),骤转至张XX事之寒(“令人扼腕”)。此欢宴与背义之强比,非止于私怨之诉,实借 “医道” 为镜,照见人性之幽微。师叹 “非为无报而悲,实为世情淡漠而痛”,遂将此情升于哲思之境。
而文中最具分量者,在记张XX事并申其思。未刻意渲染冲突,唯以客观之笔述实:师以 “神经导能疗法” 助其弃杖行走,不望回报,但期其承医道、济世人;然其愈后竟 “不认师恩”“反唇相讥”。此 “仁心施医” 与 “忘恩负义” 之对照,既显 “医者仁心” 之重,更点医道传承中 “世情淡漠” 之弊。引师之问 “君既通中医,何以自不能愈己疾?”,既破其虚妄之言,更揭 “大道至简” 之理 —— 真之神奇,非在形式之繁,而在解疾之实。
三、文化之根与今时之契
难能者,其文未陷 “心寒” 之情,终归 “自省而担当”。以 “吾辈弟子当以此为鉴” 收束,化一己之感为同门之期,“永怀师恩”“承其医术与仁心” 之诺,令文脱出个人情绪之囿,成医道传承之郑重宣言。结尾 “使神经导能疗法之光不灭” 之愿,既应师 “传道授业” 之初衷,亦令全篇立意升华 —— 医道之传,非独医术之授,更在 “感恩之心” 与 “仁心” 之续。
四、叙事之法与启人之思
其文循 “宴集 — 忆旧 — 警省 — 明志” 之环构,以美食始,以宏愿终,成完整之意闭环。尤可称者,在用 “视频录存” 此现代媒介:既为医术有效之证(“得新生之视频”),亦为背义之反讽(“历历在目之离去”)。此对技术载体之双解,暗喻传承中 “眼见为实” 之实证精神与 “以心传心” 之玄妙境。
《秋宵感怀》远非一篇忆旧之文,实为关于传承、感恩与医道之灵魂叩问。其文如一枚银针,刺现代人情麻木之穴。其价值非独在卫疗法,更在唤醒对 “师徒伦理” 之重审 —— 真之传承,从来是医术与人品之双向滋养,若秋宵宴上之食馔,必以真心烹煮,以岁月慢煨,方得余味绵长。
蓝穹现乾象 医道传仁心
——品读河南同门毋军利文有感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河南省分会会长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世界研究会会长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文学杂志社社长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红十字会副会长
文/王保江
图/来自网络
2025.8.31日
毋君此文,以亲历为线,阐述敬师之忱、信医之笃、承道之任。字字发乎肺腑,句句出于至诚。非独一人之结缘史,实乃众学子承师道之赤子心也。
天象为证,信念所归。文章叙事,以身验立信。始述五年前于文社初识恩师,铺陈其文采斐然、医道精深之象,为后续追随伏下因由。继而详述两度天现奇观:一者惠州遥望,见云端兀立之影;二者太行山下,睹慈颜之形。此非故作玄虚,实乃心有所属,天人感应。在毋君眼中,恩师早已非凡俗医者,乃天授奇才。两次显现,恰如天命印证,使其拜师之心,由敬生信,由信生定,终成必然。
躬行践诺,道术并彰。此文不止于抒怀,更重于践行。毋君言天意,更以实事证神经导能之妙。邻人胃疾,友儿发热,皆以无药无针之法立愈。此非但呼应前文“立竿见影”之说,更使“艺不压身”“济急救命”之念,落地有声。由信而学,由学而用,由用而验,闭环既成,则传承非空言,乃人人可践之实也。故曰“此乃吾辈之责”,朴言中见担当。
应时顺势,道脉永续。文中巧连个人抉择与时代大势。言及“国倡复兴传统医学”“容民间良医施展”,既明顺应天时之理,又拓个人信念之界。中医之兴,非独赖名医引路,更需如毋君之辈顺势而为。引“名医流芳”之问,述“积善余庆”之训,将个人修德、医道传承、后世福祉,三者相系。立意遂由个人修为之小,升华为群体使命之大。
星光引路,春晖可期。文末寄语“星光不负赶路人,寒冬过后即是春”,既励同门,亦为全文作结。此文乃毋君与师之“结缘记”——无惊世之举,惟以真经历、真信念、真行动,示人以传承之光。此光或始于偶然相遇,或发于内心坚信,然终将在践行中汇聚,照亮前路。此光,正是恩师医道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之根本也。
附:
师父钧鉴:
弟子谨将拙文奉于师父案前。请恩师于百忙之中垂览,不吝斧正,以启愚蒙。
师父午安,吉庆康泰!

我想老家大兴安岭
文/ 耿金月
图/来自网络
2025.8.31日
我想老家大兴安岭巍巍苍山林莽,
青松壮美正直的躯干开辟一片碧云遨翔。
谱出一首激越雄浑的正气歌唱,
正直是青松最坚强的信念要知松高洁待到化雪融霜。
我想老家白桦林里杜鹃花含苞踏冰迎风绽放,
一坡坡一岭岭火红火红的杜鹃扮靓了兴安春冈。
走在山花烂漫丛林聆听小鸟轻唱,
我浓浓的情感溢满幸福快乐的胸膛。
我想老家河边的红毛柳在微风中翩翩摇荡,
红毛柳装扮春天来临披着黄绒绒的霓裳。
万物从睡梦中苏醒小草悄悄的从土里钻出来探望。
我想老家野地里的黄花菜漫山遍野的花黄,
草地上山坡上遍地里野花怒放。
有红色有蓝色有白色有粉色各式各样,
他们点染着绿色的草地像一张毡床。
我心旷神怡的呼吸着这特有的新鲜空气舒畅。
我想老家山上的红豆红的像一滴又一滴相思泪淌,
永不变的相思腹中柔愿君多采撷此物最情伤。
红豆爱在延伸占据了我的心房,
爱身边每一个人做起爱自己爱家乡。
我想老家蓝莓一簇簇闪烁着多情光芒,
枝丫间长出蓝盈盈的果实泛着珍珠霜。
阵阵袭来令人心醉这淡雅的幽香,
沁人肺腑的浓香在舌尖上流淌。
采摘留下深深的足迹是那背负的箩筐。
我想老家东边一条弯弯的小河床,
河面上滑冰尽是一群儿童欢声笑朗。
欢声笑语的清晨冰面上沙沙地作响,
冬天最甜美的冰上乐园挥舞手臂女扮男装。
我想老家大森林自然资源美丽的富壤,
春临兴安漫山杜鹃夏至岭上野果飘香。
秋天层林尽染冬临大兴安岭一片银装,
密林深处无数山珍野果珍禽猛兽应有尽藏。
我想老家大兴安岭是个宝地早观日出晚观日藏,
蜿蜒的山路与美景空气宜人相伴夏天避暑山庄。
我要拥抱你大兴安岭美丽的地方,
我成长的地方不知何时再拥抱你我可爱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