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昆仑雪岭生死劫
昆仑山脉横亘眼前,群峰如刃,直插云霄。寒风卷着冰粒,打在脸上如刀割般生疼。柳清明紧裹单衣,牙齿冻得咯咯作响。婉娘解下白狐斗篷为他披上,自身只着单薄衫裙,却面色如常。
“翻过前面那道冰崖便是雪莲生长之处。”婉娘指向远处一道晶莹绝壁,“公子在此等候,妾身去去就回。”
清明拉住她衣袖:“既同生共死,岂能让你独赴险地?” 婉娘眸中泛起柔波,终是点头:“紧跟着我,万不可擅自行动。”
冰崖陡峭,婉娘指尖凝出白光,所触之处冰阶自成。行至半山,忽闻嘶嘶作响,一条冰鳞巨蟒自雪洞中探首,瞳如赤晶,口吐寒雾。
“人类胆敢觊觎圣物!”蟒声如冰裂。不待婉娘应答,已喷出冻气,清明顿觉四肢僵硬。婉娘急展九尾,形成屏障,尾尖却被冻伤,渗出珠血。
清明忽忆族长锦囊,急忙取出,内有一枚火红丹丸。掷向蟒首,轰然爆出三昧真火,巨蟒惨嚎退避。婉娘趁机飞身采撷,那雪莲晶莹剔透,开在冰缝之中,瓣上犹带霜华。
取得雪莲下山,婉娘尾尖冻伤溃烂,清明撕衣包扎,心痛如绞。婉娘却笑:“得君如此,伤何足道?”
第六章 东海求珠惊涛怒
东海之滨,浪涌如山。老渔夫听闻要求蛟珠,连连摆手:“蛟龙居深渊,吐珠戏浪,见过的人都喂了鱼虾!”
婉娘取明珠贿之,老渔夫方道:“月圆之夜,蛟龙必现于珊瑚礁祭月。然其性暴烈,触之即怒。”
是夜月华如练,二人驾小舟至深海。果见巨蛟绕礁游弋,额间明珠辉映月芒。婉娘欲现原形取珠,清明阻之:“你伤未愈,此次我来。”
他竟纵身入海,直游向蛟龙。蛟龙怒啸,兴风作浪,小舟几覆。清明险被漩涡吞噬,危急时再开锦囊,这次是一段往生咒文。诵念之时,蛟龙忽静,泪珠滚落,化入明珠之中——原来此蛟前世为情所困,闻经解脱,自愿赠珠。
明珠入手温润,清明却黯然:“强取之物易得,心甘情愿难得。”婉娘闻言,若有所思。
第七章 南山玉髓试真心
南山石洞前,守洞石翁闭目盘坐,如枯木顽石。闻明来意,睁眼道:“玉髓有灵,需以至爱之物换之。”
清明取出家传玉佩:“此乃母亲所遗唯一信物。” 婉娘褪下本命元丹:“此我千年修为所系。” 石翁却摇头:“玉佩虽贵,终是死物;元丹虽珍,乃汝自身。非至爱也。”
二人茫然。石翁指向洞外桃树:“真心者,当知所爱最惜何物。”言罢复闭目。
三日苦思,清明忽悟:“婉娘最惜苍生!”拉她至山下乡集。时瘟疫流行,哀鸿遍野。二人以所学医术救人,昼夜不歇。婉娘更耗修为制药,青丝渐白。
第七日,乡民抬匾来谢,石翁忽现,掌中托玉髓:“舍己爱人,此乃大爱。玉髓有感,自愿相随。”
第八章 丹成劫至情难舍
返桃花坞,族长开炉炼丹。七七四十九日,丹香满谷。开炉那日,却天地变色,雷霆滚滚——原来婉娘逆天改命,终触天条。
天兵云集,雷神震怒:“妖狐违天,当受雷霆万击!” 清明紧拥婉娘:“要劈便劈我二人!” 婉娘笑中含泪:“得君此心,虽死无憾。”
危急时,黑山老妖突现,竟挺身挡天雷:“老夫虽恶,亦感尔等真情...”肉身焚灭前,吐露真相:原来他竟是婉娘生父,当年因恋凡间女子被逐出狐族,怨气成妖,今为女舍身。
忽闻仙乐阵阵,云中现观音法身:“念汝等真情可悯,今赐恩典:柳清明、胡婉娘堕入轮回,十世之后,可续前缘。”
二人叩拜,相视而笑,携手步入轮回金光中。那枚灵丹坠地,化作桃树一株,花开似火,果结如丹。
百载后,蒙山下有柳家村,村中书生喜得双胞胎,兄背有赤痣,妹额有朱纹。二人自幼形影不离,常同做一梦,梦中白狐书生,相依桃花树下。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