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杨開壇教禮》
天下英才論壇
浙江傳恩文化有限公司主辦
正名衛國戰争
文/张柒虹
伊洛雲歌者, 莘莘学子,才華卓越,洞察强力,目不容沙,精氣神正,一腔热血,赋愛國之心,有正義之色,承傳统有志、虽非而立之年,乃華材立,如松柏绽放,枝枝特香,备自我風采。此其為人貌也。
近日,雲歌转来自己一篇近作:纪念衛國戰争勝利八十周年 ○抗日戰争。應正名曰:衛國戰争。
文章以國字為龍,展开論述.递進层层,抒志述理,清晰分明,由字解释,援经据典,说服透彻,掩卷微思,深以為然。
有一则贴,言之凿凿,充分铺展,言 “ 把抗日战争,称之为卫国战争,則不好区分。
什么不好区别?没说。
其理由如下:
一.近代以来,中国受侵略不止一次 ; 两次鸦片战争,两次抗日战争。
二、政府更迭,导致下一届政府,对上一届政府参与战争其立场不好选择。
三、如国民政府对清政府,参与的反侵略战争,叫卫国战争别扭;因此,不会称甲午战争为卫国战争。况且卫国失败。
四,抗日战争之称,来自国民党,当年口号: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公元1938年,武汉召开之全国代表大会上,所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其核心是:建国,非救国。
察近代史,昔日本所侵略之中国,自袁世凯後,根本未曾统一。先军阀混战,後国共内战,再有伪满建立。诸此之象,国都未建,何来卫国一说?
雲歌曰:您如何看?
柒虹曰:近当代没有文化,只有时代之所谓:文化态势之廣告。近當代有一些国人,无論是養尊处优,亦或是疲于奔命者,最大之時代优点,优势特色 : 即,好为人师,好为纵谈,好为妄論,以显自我聪明,以彰自我才华,被太平蛮夷邦教奴化,手舞足蹈,脸皮墙厚,人性狂妄,以此得意。对于何為國,何谓政府?对于春秋戰國,对于天下一统,对于军阀混战,对于建国 ……其理論混沌,是非不清,不识大体,不知傳统,不知士志,不识民心,而书生意气,性狂妄論。
柒虹曰:先谈春秋戰國。注意,何谓春秋?何谓戰国,何谓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之名,来自于史家,来自于書生,来自于後世。史家為树名立義,書生好争名夺利,後世则人云亦云,满心懵逼,却自以为知识渊博。博學古今,有吞雲掀海之势。
近當代國民,普遍以为,春秋戰國,是國家分裂,诸侯称王,是军阀割据,國家未曾大统一。但我们却是,以後世之理、以後世之识,以当代之知,以时代认知,穿越千载而論古之人事。我们忽略了,存心省略,一个事实,忽略一个生活现实:这就是,春秋戰國上古,我们先聖先王,其思维,謀術,理念,是天下 ; 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以天下爲理念,将天下分爲九天,九地,九洲。洲中设國。以國為地域,行政管理。各国各设之王,爲尊称,然乃分级别。儒聖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时之治國,國,指治理一域,一个地方,一个行政区。非秦始皇帝统一六國之後,所尊称之國。
秦代以古,所谓國者,乃天下之沧海一粟,一行政区域;朝庭天子,所封之诸侯国王,乃一地方行政長官。秦始皇帝後,天下之念,與國同尊,结為一体,國亦即指天下。
春秋戰国时期,周王朝诸侯国。诸侯王所言所行,国與国之间,发生之戰争,國家之强盛衰弱,雖然千奇百态,或强或弱,或盛或灭,内部征战与争斗,丝毫不影响,國民心中天下之统一。而诸侯王,所强所弱,无一不是建立在,為周天子服务,辅佐周天子,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之長治久安。
因此,所谓之春戰国时代,大多半以上年代,民心中都是一个统一德天下,天下之统一观。
仅仅是在秦,秦王灭周王朝,猎取國家重器,象征继承國家天下大一统,民心凝聚力之九鼎其八鼎後,周王朝才算灭亡。
秦王何以猎取國家九鼎,乃是因为,它不仅仅是先聖先王,先祖先列,所创之國家重器,更象征着民心凝聚,天下一统,國家强盛德时代象征。这是其权威,权力象征,是继承民族傳统風范之象征。
因此,春秋戰國,不是国家分裂,而是统一德天下。當时之國,都是天子所封之國,國与國之间各种关系,乃元生态。
国在当年,是天下一行政元素。如今天之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位类同。
郡县,亦乃天下國家行政元素,不是开创于秦朝,而是民族傳统文化,治理國家天下时就已经产生。至少,产生于商周时代。
再谈三國时期之魏蜀吴。我们以史分析,是國家的分裂,大漢帝国的覆灭。其实不然,为什么?因为,汉未之魏蜀吴三國,没有一个称帝之帝王者,或國中百姓,在当年那个时代,不以为他们是大漢子民。魏蜀吴三國所谓的皇帝,没有一个敢公然声明,其所言所行,不是爲复興大漢帝国服务,不是在辅佐漢帝。为何秦汉以後,历朝历代,凡经暴动,或起义而夺取国家政權之执政者,需要前朝未代帝王进行禅让,禅位?此其中的另一个内含就是,他们曾经代表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代表特定的民族凝聚力。他们自己,或以他们为首的國家,是继承先朝德一个象征大一统國家。
○○抗日战争之本质,即保家卫国。正名為衛國战争,是比较确切德。抗日战争,是那个时代产生之广告语,是明确敌对,明确敌对国之战争。
清未以後,在中国,虽然军阀各各,军阀割据,但这些割据军阀,既便称王称霸,但却没有一个不承认,属于中国,其所辖地域不属于中國。没有一个军阀,拥立了自己的国号,虽然各军阀,拥立拥有属于自己的政府,但只是属于一方政府。也没有一个军阀,敢公然声称,他不是在为这个國家服务。至于成立,建立新政府,这是另一回事。
政府,是天下,家国之一个执政元素之一。政府之兴亡,政府可以代表国家。但不是每一个政府,在每一个阶段都代表,都可以代表国家天下各民族,国民意志和心愿,代表国家天下利益。不是每一个政府其强盛,衰弱,覆灭,都代表国家天下利益,代表家國天下命运。
伪满政府,虽由夷邦扶植起来,他在中国土地上,他仍属于中国,他继承的衣钵,依然是大清国,而大清国属于中国。清政府,代表不了全体中華民族,但清政府却代表曾经是一个大一统之中国,这一事实。
至于评論甲午戰争。甲午是以时间年代代表戰争性质,称甲午戰争,是衛国戰争没有疑义,非常正義,而且凛然。至于甲午战败,衛国战争,其性质,不是以战争之胜败為结論。衛國戰争之本质,是戰争性质为准 ;敌国来犯,反对抗击侵略,保护自身权益,捍衛國家主權,寸土不让,流尽最後一滴血進行奋戰 ;胜利是衛國而戰,失败乃甚至于不幸灭亡,亦衛國而戰,是衛國戰争。
做人論事,要有德。不負先人,不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