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视涠洲岛
庞 珍

去年冬天,去了广西北海,坐在北海市涠洲岛火山口的礁石上,我的心瞬间平静下来。
一年前失了手足,我常常伫立发呆,心中似有一块大石头生生压在胸口,心上第一次有了关于生死的困惑,关于人生无常的牵绊,无法释怀。
这个寒假,邂逅涠洲岛。
涠洲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部湾海域中部,这里曾是一座火山的喷发口,北临广西北海市,东望雷州半岛,东南与斜阳岛毗邻,南与海南岛隔海相望,西面是越南,总面积仅20几个平方千米。岛的最高海拔不足百米,细想一下,她就是个小家碧玉。
自从踏上这个岛子,我一下子就爱上了这小小的灵岛。
这里民风淳朴,物产丰富,四周均是海岸线,站在阳台,睁开眼隔着窗就能看到碧波荡漾的海面,眼底海涛激荡起伏,更有腥涩的海风夹杂其中,润泽肺腑。听当地人说,步行或者骑单车,半天就能游遍整个岛子。可以观海,听涛,踏浪,戏水,堆沙,建城堡……
午后,天空有些阴郁,我走来,来到这岛的源头——火山口处。找一较为平缓的黑色岩石坐下来,俯瞰脚下的海,打量眼前这片水域,看半米高的浪头一遍遍冲击着裸露出海平面的火山岩……
脚下一米之处就是汹涌澎湃的海水,山岩上一个个孔洞不规则地排列,粗糙而且尖利。海变戏法一样,派来朵朵浪花向我渐次开放,脸上不时飞着星星的眼泪,飞进眼里,吻上眼帘,脸上咸涩的气息弥漫开来,我大口地吮吸着,有海风拂面,心间畅快许多。忽然,阳光穿云拨雾,眼睛不能睁开,微闭着,是久违的暖:面西而坐,阳光洒在左脸上,痒痒的,亮亮的;洒在海面上,泛着银光,随波涌动着。海水冲击着近在咫尺的火山岩石,激起几米高的浪头,碎成翡翠,碎成宝石,碎成心头的小星星。他们不停地咆哮着,吞吐着白色泡沫,回旋在岩间的罅隙里,喘息着,奔腾着,停歇着。这气息,是大海在唱歌,是生命之歌,是恋曲,也是浅浅的低吟……我变成一滴海水, 一粒尘埃,一碎片的阳光,浸在这波涛汹涌的海水里,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远处,海面如同硕大的蓝色水晶,一艘游艇从西边飞驰而来,迎着太阳的金光奔涌而上;一艘大游轮在正前方,近前还有一艘小船在游弋,三船交错之时,竟如儿时踢毽子交替串花的情景,轻盈驶过。蔚蓝的海面上有点点帆影,再加上鲜艳的高高挂起的红星红旗,有序而安静;抬眼再看时,它们各自东西,已在千米之外……
坐在火山口旁,火山岩下就是海水,三米开外,几个凸起的礁石再次引起了我的注意,前后连接起来,像一艘沉船的模样。
这黑黢黢的船,经风历雨,在海水中岿然不动。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吧。我跟前的她,始终是笑着的,敞开着怀抱,和我这么近,近的我都想攀爬上去,坐进她的怀里。船身就是这一圈高耸凸起的火山岩,两头翘起,中间凹下去。和我对着的一面,我称它是船的尾部吧,稍高一些,高出海面大约半尺,她的对面呢,稍低,海水一浪浪涌过来,冲刷激荡,海水时时漫过火山岩边角,将白亮亮的海水送进来,再送出来,白色的浪花在她的怀里兴奋地打着滚,如小儿女在娘亲怀里撒娇,开心地笑着,尽情地闹着。而她呢,欣然接纳,幸福而安详……
就这样,海水在我的脚下不停地迂回,和每一块礁石嬉戏;海浪时而欢腾,时而安静,安静的她让自己坐化,坐化了的她,又让海水从每一处孔洞里缓缓流出,和大海融为一体。坐化了的岩石,就是化石吧。南海,这里是南海啊,2300多年前,庄子在《逍遥游》里记录: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也。南冥,就是这南海,文中他列举了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以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阐述自己追求精神世界、追求自由的渴望。是啊,纷繁人世间,去除牵绊,释放不良情绪,实现自由是每个人心底永远向往的桃花源。
抬头看时,硕大的游艇飞驰而去,身后是白花花的海面……
这里是涠洲岛,几千年前它也曾让这里天崩地裂,一片洪荒,而今它在浩瀚的南海之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诉说着千年的历史与传说。我坐在它身旁,人和大海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接受现实,正视生离死别,哪怕是从天而降的苦难,都是人生绕不过的必修课。
再次望向烟波浩渺的海面,一只海鸥飞过,它舒展着矫健的身子,白色的翅膀上下翻动,轻捷而从容,哦,是一种久违的松弛感。世界安详,我心自由。我知道,心船驶过这里,留下水波一痕;虽然海面汹涌,不着颜色。
身后三五个孩子可着劲儿地吹着海螺,呜呜声此起彼伏……
2025.9.1
作者简介:庞珍,70后,语文教师,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中小学教学质量专家库成员,《天桥》责任编辑,《清流》执行编辑。作品偶有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