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当我们在这里欢庆胜利,我们不会忘记,那些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先驱,为了实现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在崎岖坎坷的山路上,披荆斩棘,洒下了多少心血与汗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业绩,他们的献身精神,他们的人格魅力,犹如永远熠熠生辉的星辰,在茫茫的太空中,闪耀得那样明亮,那样绚丽……
我们不会忘记,1999年9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有一位科学家,曾被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但是,就在这次庄严的授勋仪式上,他,却没有能够出席……他就是被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的科学家,郭永怀!

1956年,回国的前夕,为了冲破外国的阻挠,避免有窃取军事机密的嫌疑,郭永怀亲手焚烧了自己全部的科研文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赤子回归的行旅。面对妻子的迷惑和嗔怪,郭永怀却微笑着说:放心吧!所有的科研数据,都深藏在我的心里……
为了新中国的原子能事业,他从繁华的北京,来到荒原戈壁,与外界断绝了一切联系,对亲朋好友也严格保密。与风沙作伴与艰辛为侣,郭永怀将自己的满腔热血,洒在大漠深处黑水河边。用瘦弱的身躯,支撑起民族的骄傲,和共和国强盛的根基。

我们不会忘记,1968年12月5日,那是一个寒风凛洌的晨曦,郭永怀手提着核试验的文件包,行色匆匆,登上了从西北基地飞往北京的专机。中央首长在等待着听取他的汇报,妻子在期盼着他归来的消息,郭永怀俯瞰着连绵起伏的群山,脸上露出了几分欣喜。
飞机穿越云层,原野渐渐清晰。2000米、1000米、500米……突然,飞机发生了剧烈的抖动,驾驶舱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见郭永怀大喊一声:“我的文件包!”便和警卫员紧紧地抱在一起……

烈火吞没了机舱,在农田里熊熊燃烧。热血与夕阳一起燃烧,大地与忠诚一起燃烧,青山在垂首肃立,暮云在含泪肃立,有谁能够想到,当人们吃力地把两具遗体分开时,那只沉甸甸的公文包,竟完好无损地紧紧地抱在郭永怀的怀里!
高山在呼喊:郭永怀,你不该离去;大海在呜咽:郭永怀,你不能离去;妻子在哭泣:永怀呀,你才五十九岁的年纪;周总理在流泪:永怀同志,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是的,郭永怀他没有离去!郭永怀他不会离去!人民的科学家,永远都活在人民的心里……我们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宋爱萍:静心,中国朗诵联盟艺术指导、全民K歌家族族长、区域总监,国际朗联副总监,乐山诗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现居四川乐山市。获得第七届朗诵之王大赛一等奖并被评为“十大朗诵家”,第八届朗诵之王大赛一等奖。热爱文学,曾从事过报社编辑、电台节目主持、中德合资企业秘书等工作。主持、朗诵、配音、唱歌、绘画、摄影、旅游等都是我的最爱。愿以声情并茂、悦耳动听的歌声和朗诵,传播正能量,讴歌新时代,共筑中国梦!

郭曰方:中国科学院文联名誉主席。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曾任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随员,中国科学报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荣获“全球华语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影响力诗人”等称号;著有诗集32本,散文集4本。多次获全国及省部级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