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塑形——观甲辰阅兵式致中国人民解放军(外一首)
文/边缘村夫 诵/陈世良
天安门广场被光镂刻成青铜镜框
无数脚尖与车轮在镜面上铮铮作响
一块钢铁的麦穗在长安街匀速生长
每一粒麦仁都含着安静的太阳
他们抬臂时甩出山峦的棱线
脚步落下便生出大地的根须
那些年轻的脸庞被风沙与烈日
浇铸成永不褪色的迷彩印章
我看见百万支钢枪沉默站立
枪刺的森林里飞出白鸽的漩涡
最坚硬的盾牌攥着最柔软的春天
所有瞄准镜都映着孩子的酒窝
这些由星火与热血塑形的青年
把长江黄河卷成肩上的绶带
当战车碾过云层般的欢呼声
整个民族的脊梁正在微微发烫
哦!我触摸到了长城的脉动
每块砖石都跳动着赤子之心
他们以青春为界碑
以血肉为烽台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画卷上
用正步声钤盖永不生锈的平安印
此刻苍穹是最好的显影液
每一朵白云都显现鹰的骨骼
每缕东风都传递着号令
那些守护光明的身影本身
已成为光 照彻东方大地
七律·观9.3阅兵有怀
文/边缘村夫
铿锵正步撼城楼,将士雄风动九州。 铁甲映空辉日月,银鹰掠野傲王侯。 百年血火铭初志,万里山河待远谋。 浩荡三军谁可敌?金瓯永固展鸿猷。
——2025、9、3

作者边缘村夫,本名郭家臣,曾经的政府官员,后来的商海中与文化艺术结缘,做过省级纸媒和主流杂志主编,各种类型作品也频发市、省、全国的各种媒体,也著过书,从事过大型文艺晚会的总策划和总导演。如今意欲在诗歌领域寻找灵感和快乐。
主播陈世良,吉林省农科院退休的科技工作者。1968年下乡的老知青。吉林省朗诵艺术学会会员,凤凰朗诵团团长。喜欢唱歌,喜欢竹笛,喜欢运动,更喜欢朗诵!七十多岁的老汉,却有一颗年轻人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