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九三阅兵有感
作者:高金秀(甘肃)
2025年9月3日,是一个让全国人民都铭记于心的历史性日子。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我和无数人一样,守在电视机前或通过手机屏幕,全程观看了这场盛大的阅兵仪式。
上午九点,阅兵准时开始。当那激昂的阅兵号角响起,我的心也随之紧紧揪起,仿佛自己正置身于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亲身感受着那隆重而热烈的氛围。
此次阅兵,共有四十五个方(梯)队接受检阅。首先登场的是空中护旗梯队,他们如白鸽般划破长空,衔来和平的讯息。紧接着,徒步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来,他们的每一步都踏得坚定而整齐,似警钟般唤醒人们对历史的敬畏。看着这些方队,我不禁想起了那长达5098天、14年的浴血奋战时光。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中国人民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从未有过丝毫的屈服,始终顽强抵抗,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战旗方队的出现,更是让我心潮澎湃。那一面面猎猎作响的战旗,仿佛是一座座丰碑,铭记着先烈们的伟大牺牲。每一面战旗背后,都有着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无畏与坚韧不拔。
还有那装备方队,一辆辆现代化的战车、一门门先进的火炮,以及空中梯队里一架架先进的战机,它们闪烁着科技的光芒,展现出我国国防现代化的辉煌成就。这些先进的装备,不再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刀长矛、土枪土炮,它们是守护和平的强大铠甲,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实力量。
在整个阅兵过程中,我被一个个画面所深深感动,被一声声轰鸣所强烈震撼。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一次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一次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也让我们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与自信。如今的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和能力,无惧任何风浪。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伟大的胜利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我们携手共进,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
铭记抗战史,奋进新征程
高金秀(甘肃)
历史的长河奔涌不息,却从未冲刷掉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80年前,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浴血奋战,用牺牲与坚守换来了最终的胜利。这段历史,不仅承载着过去的苦难与荣光,更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未来的前行之路。
新时代的号角已然吹响,新征程的画卷正待铺展。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坚定不移地行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这道路,是先辈们用鲜血探索出的光明之路,是契合中国国情、通向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那是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气,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凝聚力,是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家国情怀。如今,我们传承这份精神,不是沉溺于过往的伤痛,而是要将其转化为踔厉奋发的动力、勇毅前行的底气。在建设祖国的征程中,每一个奋斗的身影,都是抗战精神的延续;每一次攻坚克难的突破,都是对先辈的告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深知使命在肩。唯有铭记历史、汲取力量,方能在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唯有传承精神、勇担重任,方能让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行稳致远。让我们带着抗战历史的启迪,带着伟大精神的滋养,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坚定迈进。
作者简介:高金秀,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人兴趣爱好广泛,写作,论文,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剪纸,手工制作等,都是国家级一等,二等,优秀奖。公开课也比较成功,得到评委好评。在教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奖。得到大家好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教育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