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忆一座城市026】今又重生的老街一一银川
作家/沈 学 印 主播/河清海晏

没记住多少范仲淹的诗句,却对“榆塞孤烟媚,银川绿草明”留有印记。
走过一趟银川的老街,就记住了她的昨日往昔——老街的青石板路像似退去晨雾,慢慢清晰,老槐树的影子从砖缝间射进叠落地上,满树的枝叶仿佛还有西夏驿路的驼声阵阵传来,商旅驼队载着青花白瓷铜器茗茶,从这里叩响大门走向丝绸之路。
依然是落座茶馆,依然是热水煮沸的铜壶,依然是滚烫的壶身泛着铜光,楼上楼下的吆喝声把走来的茶客远迎近接,一碟小菜点亮了红灯笼,陪衬星辰,陪衬轮回的日月。
在范仲淹曾经倚过的木门,临窗品茗,想象那首《渔家傲·秋思》,恍惚又遇见戍守的士卒,迎着风沙,寒月挂刀,铁骑酣战,至始岁月不老,夕阳不老,星斗不老。
走出的可以是秋思,走不出的却是老街,总有旧霜丹凝,苔藓凄草,根墙无绿,荒芜砖雕,浮在眼前,挥之不去。
银川老街,我很想再多看几眼,不忍离去,虽然清楚的知道“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我却愿享这独有的秋光,把这旧时的留痕看作新时的春来花期。
(2025年8月26日中国.黑龙江.伊春)

沈学印,曾供职电视媒体,现退休。已有4000余篇(首)文学作品在国内外百家报纸杂志发表;出书30余部、编书20余本、创办民刊80余期、获奖30余次。系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省分会会员等。现为《乌苏里江》《知青文学》全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