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三身归一
密道尽头,祭坛景象触目惊心。
百丈祭台以黑曜石砌成,刻满逆乱符文。中央悬浮着一具水晶棺椁——琉璃的肉身完好如生,眉目宁静,仿佛只是沉睡。但无数漆黑锁链从地底探出,刺入棺中,正疯狂抽取着她体内残存的佛性本源!
棺椁上方,幽冥教主凌空盘坐。他不再遮掩形貌,竟是名面容俊美近乎妖异的青年,只双眼漆黑无白,吞噬着所有光线。抽取来的金黑交织能量如漩涡般灌入他天灵。
“终于来了。”他未睁眼,声音却响彻四方,“本座该称你云澈...还是‘灵尊本体’呢?”
云澈心神剧震!此言何意?
身旁阿萦(琉璃)冷笑:“妄念!他不过是灵尊当年散入轮回的一粒心种,承继慧命而非本体!”
教主低笑:“心种亦是她的一部分。更何况...”他猛然睁眼,漆黑双目盯住云犀玉,“若无本体认可,心种岂能催动灵犀玉?云澈,你就不奇怪为何独你能唤醒琉璃?为何佛性与你如此契合?”
云澈识海翻腾。的确,自得玉以来,一切修行水到渠成,仿佛...本该如此。
“他在乱你道心!”阿萦(琉璃)急道,“你若是本体,我为何感应不到?!”
“因为执念蒙心啊,我的半身。”教主叹息般抬手,“来吧,回归本源。让清净、执念、心种三身归一,方是完整的‘灵尊’!届时莫说幽冥教,便是三界也可...”
话未落,他五指虚抓!
云澈只觉魂灵欲离体!怀中断玉灼如烙铁,竟要融入胸膛!另一边阿萦惨叫出声,心口情蛊破体欲出!
千钧一发,云澈强定心神:“念起即觉,觉即不随!”
佛光迸现,暂时阻隔吸力。他一把拉住几乎虚脱的阿萦,飞身后退。
“冥顽不灵。”教主冷哼,屈指一弹。
整座祭坛符文大亮!地底轰然探出更多锁链,如群蛇乱舞,绞杀而来!同时抽取速度暴增,水晶棺中的琉璃肉身以肉眼可见速度枯萎!
“必须打断仪式!”阿萦(琉璃)咬牙,蛊神笛凑近唇边。
这一次,笛声非清非厉,而是蕴含着极致矛盾——既有佛性慈悲,又有执念癫狂!音波过处,锁链纷纷崩断!
教主微微动容:“执念竟能驾驭佛音?有趣。”他袖袍一卷,黑气化作巨掌拍下!
云澈迎上,心剑斩出!这一剑无形无质,唯见清光流转,竟将巨掌从中劈开!但逸散黑气如附骨之疽,缠绕而上,污染佛光。
“没用的。”教主悠然道,“你的佛性源于她,她的力量正被我抽取。无源之水,终将枯竭。”
果然,云澈感到清光后继乏力。阿萦笛声也开始凌乱,她右半身黑纹重新蔓延。
危急关头,云澈忽然收剑后退,跌坐于地。
“放弃了吗?”教主轻笑。
云澈不答。他彻底放开抵抗,任黑气侵蚀。识海中明月被黑雾笼罩,渐趋暗淡。
“云澈!”阿萦惊呼。
就在明月将熄未熄之际,一点灵光突然自极暗处诞生!
——非是外来,而是本自具足,不假外求的真正心光!
琉璃的声音仿佛响在心底:“体非外来,用非他得。烦恼菩提,本是一如。”
霎时间,云澈豁然开朗!
他一直借助灵犀玉之力,以为佛性是琉璃所赠。实则玉只是钥匙,打开了他本自具足的佛性宝库!此前种种,皆是他自家珍宝,何曾欠缺?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他轻诵心经,周身清光自内而外迸发,纯净璀璨,远胜从前!黑气如雪遇阳,消融殆尽!
教主首次变色:“不可能!你竟真正见性了?!”
云澈起身,目含慈悲:“还要多谢教主,助我斩最后挂碍。”
他看向祭坛中央的水晶棺,轻声道:“琉璃前辈,请安息吧。你的道,由我延续。”
一掌轻推,清辉温柔笼罩棺椁。那具枯萎肉身化作点点金光,融入阿萦心口!
“不!”教主狂吼,欲阻止却晚了一步!
金光与黑蛊在阿萦体内交融,她发出痛苦又解脱的长吟。左眼清光右眼黑芒剧烈冲突,最终达成微妙平衡——不再是琉璃或阿萦,而是一个同时拥有佛性与执念的全新存在。
她睁开眼,目光复杂地看着云澈:“原来...这才是真正的超脱。不厌不弃,和光同尘。”
教主彻底疯狂:“你们毁了完美容器!那便一起陪葬!”他引爆抽取来的狂暴能量,整座祭坛开始崩塌!
云澈拉住阿萦:“走!”
两人冲向出口。身后地火喷涌,魔能肆虐。
将至洞口,一根巨梁砸落!阿萦下意识推开云澈,自己却被压在梁下!
“阿萦!”云澈返身欲救。
“快走!”她吐血苦笑,“情蛊已与我的心脉彻底融合...我活不了多久了。云澈,告诉你个秘密...”
她凑近他耳边,气息微弱:“第一眼见到你...我就觉得,好像等了你很久很久...”
巨石轰然落下,隔绝生死。
云澈被气浪推出口外,怔望崩塌的山峰。
怀中断玉最后暖了一下,彻底化为齑粉。
风中似有叹息:“...恭喜证道。”
红尘道场,第一课竟是离别。
(第八章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