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大地多钢铁
有钢有铁有老谢
为铁立传钢生辉
钢铁作家钢铁杰
赞八十三龄钢铁作家谢吉恒兄笔耕不辍
乙巳秋张欣民并书(中国冶金作家协会主席张欣民)
后记
精神火焰正在升腾
记得三十年前,我的第一部图书栖身中国二十二冶。当时我供职《中国冶金报》记者,在纪念唐山大地震二十周年时,围绕二十二冶人抢险救灾、恢复生产,建设新唐山为主题,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冶金工业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我的第一部图书《汗水智慧铸丰碑》。这部图书颇具故事性、史料性、学术性、可读性等于一体,博得广大读者好评,已为唐山档案馆、图书馆等多家馆藏。三十年后,我退休了,兴趣爱好不减,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留遗憾。岁月如歌,身上增添了诸如“荣誉员工”“荣誉民兵”“荣誉宣传大使”“荣誉院士”……等类的“精神”光环称号,深受责任和担当的驱使,老骥伏枥耕耘不止,励志定格活成一道光,追随一束光。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退休后二十多年,坚守以文化是源、魂、根、文化要自信增强自觉的理念,坚定奋斗目标和信心。经过三年多精心策划和辛勤付出,以弘扬精神谱系为经纬,“黄埔精神”开篇、“抗震救灾精神”为内核、将十余种民族精魂串联成珠,结集成一部《赓续精神血脉记忆》,即将杀青付梓。
八月中旬,接到中共二十二冶党委发来“致敬建设者.留存时代记忆”—关于征集唐山抗震救灾与重建初期(1976-1987年)历史资料与口述史的邀请函。为纪念唐山“7.28”地震五十周年,唐山政协拟联合二十二冶组织编著出版大型纪念书籍《为英雄城市筑基—中国二十二冶与震后新唐山建设五十周年》。二十二冶是在唐山抗震救灾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央企,我是亲历震后30余载一直服务、宣传二十二冶的“排头兵”。
八月下旬,二十二冶分管此项工作的老友路春林先生与我亲切交谈,诚邀参与抢救性搜集相关素材和一个特殊题目的写作,我欣然应允。最美的遇见,就是在对的时刻遇到对的人,如同在繁星点点中找到自己的那一颗。我抓住这一契机,下番苦功将《赓续精神血脉记忆》部分内容做了适度调整和补充,不仅是为纪念唐山地震五十周年的献礼,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一次深情回望。
《赓续精神血脉记忆》向英雄致敬!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红色文章”、擦亮“红色招牌”;用信仰铸造灵魂,用奉献传承红色精神,精神火焰正在升腾!
《赓续精神血脉记忆》成书过程中,衷心 感谢给予指导、关心与支持的相关领导;感谢世界汉语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著名诗人周奎成,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迟桂友为本书作序;感谢冶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陈琢的关心和指导;感谢中国冶金作协主席张欣民先生为本书赋诗题字;感谢王 崇、赵一臣、杨胜敏同志为本书做跋文;感谢书法家侯宪台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 、感谢设计大师徐晓慧女士为本书设计封面;感谢中国二十二冶 李福伟、孙学强、闵喜庆、杨文举、王富业等文友整理书稿的协作;感谢所有给予支持与关心的各界人士。此书因成书时间短促,本人能力水平有限,书稿中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瑕疵和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谢吉恒
2025年9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