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数年,再一次自驾四川景区都江堰,再一次去感受这个佑护成都平原二千余年水利枢纽工程的风姿和排面。
“身未动而心已远”。
风驰电擎,心境灿烂,愉悦的心情就如这新调理好的车辆一般,兴奋且新鲜。
近年来出外旅行走了不少地方,无论自驾、动車、高铁,还是飞机、专程、顺便,朋友邀约也好,千里也有走单。
旅行之中,感悟多少不一,悟道亦有深浅,就若这次自驾都江堰,景区的一场意外大雨,让人思绪万千,也让我们窥见了这座千年水利枢纽工程最磅礴爆裂的一面。
据称,都江堰在傍晚时刻,很少会有这么大的暴雨突现,初时一派祥和,白云蓝天,把都江堰南桥景区衬托的国泰民安,车水马龙,一片安然。
随后,西风顿起,乌云翻转,豆大的雨滴瞬时洒落,游人防不胜防,东躲西闪,只见暴烈的雷声夾杂着的闪电,伴随着如瓢泼般的大雨,雲雾升腾,水漫金山。
雨势极大,屋檐上水流已经成为大片水帘,雨水砸在伞面上噼啪作响,竟似乎要将这层薄布洞穿,广场道路上行人寥寥,游人们全都躲在周边能遮风避雨的厅堂或房间。
远处偶有车辆驶过,溅起一片水花,旋即又为更大的雨幕吞噬不见,从傍晚6时至晚上十点,三个多小时的躲雨生涯,硬生生的让你从观雨、听雨、品雨的极佳心情转换到如何用无奈的心情去敬畏大自然。
雨中的都江堰,洗尽日间游人的喧哗,唯余江水与雨声合奏的画面,在这暴雨之夜,它不再是一件让我们去品吊的千年古物,而是活生生的现场演绎让我们去观摩体验。
风雨雷电,时不时照亮整个江面,旋即又归于黑暗,在那瞬间的光明中,仿佛可见古人在堤坝上晃动的身影和正在劳作那勤劳的身段。
江水在离堆分水堤前轰然炸裂,如银龙甩尾,激起的浪花裹挟着泥沙直扑飞沙堰,宝瓶口则好似被巨手拧开的龙头,湍流着从狭窄的咽喉喷涌而出,发出震耳欲聋的嘶鸣呐减。
而脚下,李冰父子两千年前设计的“深淘滩低作堰”仍在持续运转,无视浊浪翻滾,任凭惊涛拍岸,索桥晃若飘带,却能稳稳托住往来行人的脚步和身盘。
雨幕中,青城山的轮廓渐次模糊,唯有都江堰的涛声与历史的回响,在天地间绘成一幅文明与自然共生的图案。
李冰父子二千余年前的智慧,在今夜暴雨中可见其功力不凡,想想那时并无现代机械,全凭人力与自然相争,竟能成就如此工程,钦佩之余真的让人唏嘘慨叹。
及至归时,雨势稍小,回望都江堰,已在夜雨中模糊难辨,唯有水声不绝于耳,像是历史的回响,又像是未来的预言。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流寒,暴雨中的都江堰,让我们窥见了时间长河中的那一瞬间人与自然的真实,也让人难忘这百年一遇那铭心的画面。
外出旅行,其实就像一段浓缩的人生,个中千般滋味绝对不是最后流诸笔尖下的零散文字和说“去过”而能涵盖全面。
就像将你的人生拍成两个小时的电影,里面每一分钟展现的都是你一辈子最为精彩繁华的时刻和片断。
都江堰的这次暴雨、这次奇遇,便是人生中一次让人难以忘怀的深刻体验。
2025.8.21日晚(农历七月二十八),彦来初记成文於四川景区都江堰。
2025.9.3日晚,彥来补记发佈於重庆九龙坡区经纬大道《痴厨四合院》酒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