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读书
李广聚(傲然)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读书这件事——毕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我们从小听到大,它早就告诉我们:读书能积累知识,行路能增长见识,两者对我们的成长都特别重要。
现在的中国,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多,读书已经成了一种风尚。不管是城市里的书店,还是农村里的农家书屋,不管是捧着纸质书慢慢品读,还是用手机、平板看电子书,到处都能看到人们专注读书的身影。不过,在大家都爱读书的同时,我们更该想清楚:翻开一本书,到底该从里面学到些什么,才能让读书变得更有意义呢?
首先,读书能帮我们积累优美的词句。每一本好书,都是一座装满好词好句的“宝库”。比如读《诗经》,能看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样充满画面感的句子;读唐诗宋词,会遇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种大气磅礴的描写;就算是读现代散文,也能发现很多细腻又生动的表达。把这些好词好句记下来、用起来,不仅能让我们说话更有条理,写作文的时候也能摆脱“干巴巴”的困境,让文字像有了“灵气”一样,更能打动别人。
其次,读书还能让我们学会怎么写好文章。不同的书,写法差别很大:读鲁迅的文章,会觉得他的语言特别犀利,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读《红楼梦》里面有几百个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作者还能把那么多故事线索串起来,让读者看得清清楚楚。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多留意这些写法——比如作者是怎么开头结尾的、怎么描写人物和风景的、怎么把故事讲得吸引人的,慢慢就能学会这些写作技巧,以后不管是写记叙文、议论文,还是日记,都能写得更清楚、更精彩。
再者,从书里的历史故事中吸取教训、获得启发,也是读书的一大收获。历史就像一面镜子,能让我们看到过去的人和事,也能帮我们看懂现在的生活。比如读《史记》里的“鸿门宴”,我们会知道:有时候做事不能太冲动,遇到危险要冷静,还要学会分辨好人坏人;读《三国演义》里的“空城计”,会明白:就算遇到看起来赢不了的困难,只要多动脑筋,也可能找到解决办法;就算是读《安徒生童话》,也能从“灰姑娘”的故事里学会善良,从“丑小鸭”的经历里懂得坚持。这些从书里学到的道理,会像“指南针”一样,在我们遇到选择、碰到困难的时候,帮我们少走弯路,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最后,书籍还是一座“知识博物馆”,能帮我们打开看世界的多扇窗户。就拿《红楼梦》来说,它不只是一本小说,里面藏着好多有用的知识:书里写了怎么给人看病、开药方,能让我们了解一点传统医学;写了贾府里吃的各种菜肴,连怎么做都有提到,让我们知道古代人也很会做饭;写了大观园的建筑和园林设计,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的布置都很讲究,能让我们感受到古典建筑的美;甚至还写了怎么养花、赏花,教我们认识不同的花。其实不只是《红楼梦》,每本书都可能藏着“小惊喜”:科普书会告诉我们星星为什么会发光、恐龙是怎么灭绝的;历史书会讲我们的祖先怎么生活、古代的王朝怎么变迁;科技书会介绍最新的发明,比如人工智能是怎么工作的。如果一本书能教会我们一种或几种知识,那它就像一位“老师”,帮我们拓宽眼界,让我们知道:原来世界这么大,有这么多有趣的东西等着我们去了解。
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意思是好书就像良药,好好读书能让我们变得更聪明。现在大家都爱读书,这是件好事,但我们更要学会“善读”——既要积累好词好句,也要学习写作技巧,既要从故事里吸取启发,也要从书里获取知识。只有这样,我们读的每一本书才不算白读,才能真正实现“读万卷书”的价值。
以书中知识丰盈大脑,用所学所长服务社会。这是我近几年读书的粗浅体会,请老师、文友和广大读者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