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阅兵忆亲人
石广东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

当看到那辆挂有1945号牌的那辆“空”车时,我泪崩了。那分明是载满革命先烈的检阅车,仿佛看到有“钢八连”英雄与我八爷爷石庚祚的身影。
我目不转睛地看着阅兵式,心里想着邹平长白山那场钢八连合围阻击战的惨烈及英勇牺牲的70多名先烈;感慨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1992年版《邹平县志》人物篇的革命烈士英名录中,第937页大闫村第一名烈士就是石庚作。
石庚祚是我爷爷石奎祚的堂弟,排行老八,是我八爷爷。我们同在一个大门的四合院,他家住南屋,我爷爷住东屋。
石庚祚,1913年生于长山大闫村。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任邹平县公安局宣传员。1943年9月,执行任务到长白山根据地,采访钢八连以“能吃苦、作风硬”的特质屡建战功,其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令日伪军胆寒的英雄事迹。
钢八连原为山东清西独立团,后被编为长山县大队二中队,由于对敌斗争形势恶化,撤到根据地长山八区一带驻扎。清西独立团八连是久经考验的部队,当地军民习惯上称之为“钢八连”。
钢八连的战士们英勇无比,炸碉堡、毁铁路,使周围的日军闻风丧胆,恼羞成怒。
1943年9月14日(农历八月十五)夜间,驻扎在济南、章丘、周村、邹平、临池的日本鬼子和伪军两千余人,联合对我长山八区根据地进行合围大扫荡,当时八连正驻扎在西董的台头、马庄一带。
拂晓发现敌情,八连立即组织反击。但敌人是有备而来,他们已占据四周山头,且武器装备精良,用轻重武器猛烈射击。战士们奋力反击,毫不畏惧。因敌强我弱,实力悬殊,部队边打边撤到鹤伴山半山腰的一条山峪里。向下看黄黄一片,全是敌人;往上看山头站满了鬼子,危急关头,战士们依然临危不乱,沉着应敌。
敌人一次又一次疯狂地向八连阵地猛扑过来……
英雄的“钢八连”与日伪军一次次展开殊死搏斗,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拼,刺刀断了就用石头砸、用牙齿咬。石庚祚与战士们一起顽强抗击,与敌人展开了近距离激烈地肉搏战;终因寡不敌众,同70名勇士一起壮烈牺牲。
家中闻讯,委托邻居前往处理后事。只见地上躺倒一片,血流成河,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血肉模糊,有的身首不在一处;而八爷爷境况更是惨不忍睹,只好按部位拼凑了个“全尸”装殓。那个邻居至死也没透露实情,对家属只说说是在战场牺牲。一个年迈的当事人,几十年后向我说起这事仍泣不成声。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当地人民把这条大峪命名为“抗日沟”,并修建了一座“抗日桥”,建有怀烈亭、忆英亭等。

2002年,县政府在抗日桥旁塑起的“英雄群雕石像”浩气长存,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邹长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现在,邹平鹤伴山已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抗日桥”旁的英雄雕像前,来自各地的游客都会路过抗日桥,瞻仰钢八连英雄雕像。
盛大的九三阅兵,告慰1945号检阅车的抗日先烈:盛世已至,山河皆安;祖国更好,如您所愿!
致敬,伟大的抗日英雄!
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

石广东 中共党员,邹平市长山镇大闫村人。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签约作家、淄博市儒商研究会理事、淄博市杂技艺术家协会监事、周村区短视频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