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欠母亲一声“谢谢”
西风又起时,才觉秋渐深。镀了金的银杏叶打着旋儿落在地上,残阳斜照,将远山染成苍紫色,南山脚下几缕青烟袅袅升起,在中元节的暮色里蜿蜒成思念的形状。风中传来断断续续的蝉鸣,像一声声未尽的嘱托,渐渐消逝在秋的深处。
时光匆匆,不经意间母亲在天堂已8年有余。这些日子我总在计算:她用二十三年哺育我成人,而我成家后的二十二年光阴里,她只陪伴了十六年。这笔时光的账,越算越让人心头发紧——原来我们母子的缘分,竟是这样一场注定走向别离的相遇。
记忆总在秋风起时格外清晰。总想起她在田里的模样。烈日晒得地面发烫,她在田间收割庄稼时而弯腰时而捶背,蓝布衫早被汗水浸得透湿,贴在背上。无数个夜晚,我睡醒时,总能看见她坐在煤油灯旁,垂着背缝补我们的衣服,针线穿过布片的沙沙声,和她打哈欠的轻响,是我童年最安稳的背景音乐。她把日子里的苦,都缝进了我们的暖衣,每天围着柴米油盐转,却从没听过我一句“谢谢”。这些琐碎的付出重复在春夏秋冬中,犹如一篇写不尽的散文诗。
母亲的青春消耗在我们身上,而母亲却没有听到一声:谢谢!于是岁月赠予了她一头白发,她笑而不语,我羞愧难当。母亲站在2017年的初夏她的身影渐行渐远,当我转身想说声谢谢时,已物是人非。
人生渐短,我叹息再无唤我名字的熟悉之声。春去秋来,我长叹再无用命护我周全之人。
成长使人蜕变成熟,经历使人领悟成熟。
当年总觉得那句哽在喉间的感谢太过生分,如今才明白,有些话不是多余,而是必要的仪式——像给一生的付出轻轻盖上一个温柔的印章。
秋风又起,人间万家灯火,化作通天路。我望向天空中最亮的星。最亮的那颗必是您来接我思念的——可惜孩儿终究欠您一声谢谢,让这遗憾沉甸甸地坠在人间,始终无法抵达天堂。
夜渐深,秋慢进,天已凉, 念悠长, 愿您在天堂, 再没痛与烦, 愿您中元节安好!
【作者简介】王广玉,男,河南周口郸城人,曾从事医疗、教育近20年,任几届小学校长。业余擅长读书,写文,微刊现代作家。发表作品多篇,多见于微刊《南奥作家》《诗香九州》《大众诗刊》《红烛文苑》《红烛诗刊》《读者美刊》《都市头条》《诗词春秋文刊》《都市杂志社》《老人春秋》《今日作家》《绵绣昆仑》《厦门文学社》《竹林清风墨海雅韵》《海外头条》《兰亭阁诗词总社》《世界作家文集》《湘江文艺杂志》《世界作家园林》《郑州头条》《篱笆湾文苑》《三亚头条》等,散见于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