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同舟渡
陆昭野肩上的箭伤和胸口的旧毒,将他暂时钉在了曹府的客院。对外,是重伤需静养;对内,是蛰伏与布局的开始。
沈未央换下了那身染血的舞衣,穿着一身曹府侍女送来的素净青衫,成了陆公子身边沉默寡言的“侍药婢女”。她低眉顺目,煎药、递水、更换伤布,动作机械而疏离。
陆昭野大多时候闭目养神,或是翻阅范老悄悄送来的密函。偶尔,他会突然开口,问一些看似不相干的问题。
“林大人当年,最得意的那首《漕水清》,曲谱你可还记得?” “负责押运那批漕粮的押运使,有个妾室,是扬州有名的绣娘,绣得一手并蒂莲,后来似乎疯了?” “曹敬仁书房里,挂着一幅《南山寿松图》,落款是‘三痴道人’,你去看看,印章是何模样。”
沈未央起初戒备,答得简短甚至拒不回应。但陆昭野的问题总是精准地戳中旧案某些细微的、她曾忽略或无法触及的关窍。
她渐渐明白,他在用他的方式,将她破碎的记忆和三年来的零星探查,与他手中庞大的情报网络碎片,一点点拼合。
这是一种冷酷的效率,一种不容置疑的引领。
她不甘,却无法抗拒。复仇的渴望像跗骨之蛆,驱使她吞下所有骄傲,配合他的“弈棋”。
夜深人静时,他会因伤痛或药性而睡得不安稳,眉心紧蹙,呼吸时而急促,时而微弱。沈未央坐在脚踏上守着,看着这张在睡梦中褪去所有算计、只剩苍白与脆弱的脸。
有时他会无意识地呓语,吐出几个模糊的音节,像是人名,又像是地名。
有一次,他猛地抓住她搁在榻边的手,力道大得惊人,伤口似乎崩裂,纱布渗出新鲜的血色。他喃喃:“……别去……是死局……”
沈未央僵住,试图抽回手,他却抓得更紧,仿佛溺水之人抓住浮木。
那一刻,她心口某处莫名一软。但旋即,更深的寒意涌上——他连在梦中,都在算计么?用这般脆弱的姿态,试探她的心防?
她终用力掰开他的手指,指尖沾上他温热的血。她面无表情地取来新的纱布,替他重新包扎,动作比平日更重了几分。
陆昭野在刺痛中惊醒,眸中一瞬间的迷蒙褪去,恢复清明。他看着沈未央冷硬的侧脸,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
一种诡异的默契在两人之间滋生。同处一室,呼吸相闻,却各怀鬼胎,如同在万丈深渊之上走钢丝。
这日,范老送来最新消息:曹敬仁受惊后,决定三日后移居城外别院“静养”,实则加强护卫,深居简出。
“是个机会。”陆昭野倚在床头,指尖点着密函,“他心虚了,定会带走最见不得光的东西。别院的防卫,反而比这铁桶般的巡抚府好入手。”
沈未央正在拧干帕子,闻言动作一顿。
“你要动他的书房?”
“不是‘我’,”陆昭野抬眸看她,目光锐利,“是‘我们’。”
他详细说了计划。如何利用曹府内部的人手调度,如何制造小小的混乱调开关键位置的守卫,潜入的路线,接应的地点……
沈未央沉默听着。计划大胆而精妙,充分利用了人心与制度的缝隙,确是他的手笔。
“你肩伤未愈,如何行动?”她提出质疑。
“我不需亲入。”陆昭野淡淡道,“你去。”
沈未央猛地看他。
“我替你引开书房外最后的暗哨,”他语气平静无波,“你有一炷香的时间。找一本账册,紫檀木盒装裱,封面无字,内页用特殊药水浸过,遇火方显字迹。”
他连这个都知道。
沈未央心头寒意更盛。他到底布了多久的局?对曹敬仁,对那旧案,他知之甚详,却一直引而不发,直到她出现,才决定落下这颗子。
“若我被发现呢?”她问。
陆昭野看着她,忽然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残酷的坦率:“那我会立刻撤走所有人,你于我,便是一枚弃子。曹敬仁会抓住你,你会死,或许死前会经受不住拷问,说出我的名字。但那又如何?无凭无据,他能奈我何?最多,给我添些麻烦罢了。”
他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
沈未央指尖掐入掌心。
果然如此。合作?不过是利用。她随时可弃。
“当然,”他话锋一转,眼神幽深,“若你成功,我们便离真相更进一步。你父亲的清白,林家的血仇,都有望得雪。”
他总能精准地捏住她的七寸。
“好。”她听见自己声音冷静得可怕,“我去。”
三日后,夜,曹巡抚仪仗悄然出城。
客院内,陆昭野站在窗边,望着远处夜色。他肩伤未愈,身形却挺得笔直。
沈未央一身夜行衣,与他擦肩而过。
“沈未央。”他忽然叫住她。
她驻足,未回头。
“记住路线,遇事不可恋战。”他声音低沉,“我要你拿的东西,在书架第三格暗格里。机关在左侧麒麟兽的眼睛,左三右一。”
“……知道了。”
她身影融入夜色,如鬼魅般掠向曹敬仁防守骤然空虚下来的书房方向。
陆昭野依旧站在窗前,良久未动。范老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
“公子,一切已按计划布置。只是……让她独自去,是否太险?若她……”
“若她失败,”陆昭野打断他,声音冷硬,“便证明她不过如此,不值得我后续投入。”
他袖中的手,却微微攥紧,因用力,肩伤处又开始隐隐作痛。
今夜风大,吹得窗纸呜呜作响。
他忽然有些烦躁地关上了窗户。
隔绝了那一片令人不安的黑暗。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