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 奉家镇百茶源村猿头山坡的绿染积翠着圣洁的光芒,报木冲的旋窝风裹挟着鸟鸣与阳光的脚步声掠过茶园。“湖南月光茶业”的玻璃钢茶厂宛若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群山环抱之中,散发着令人沉醉的独特魅力。 黄新月,犹如一本被展开的茶志,与月光照亮的日子一起。无论多么坎坷,她总怀揣着希望与憧憬,信心满满地走在斑斓又美好的光阴里。山充盈着想象,水承载了情怀。黄家岭不语,却把千年烟火和诗意酿成了川月河的风、梯埂草边的露,滋养着像她这样的90后返乡创业者,她们走过的每一步,业已成为当前这场茶文化传承里新的标点,让百茶源村的故事,在时光里慢慢铺展。
百牛氹中,绿影婆娑。屈原行吟鸾凤山山,陶令种菊桃花源;李白泛舟姑娘河,杜牧品茗月光冲。千年光阴流转,那些吟过奉嘎山、醉过茶溪谷的诗句,早已长成中峒梅山寺的风华。踏着平仄的韵脚,在新化山水褶皱里一揽唐宋的风花雪月,拥抱茫茫云海,潜入千年时光,感受“潭邵之间”的渠韵江风。
如今,那流淌于翘檐木屋里的静谧,仍在孟公岭峡尾弥漫。住进瓦屋场的民宿,推窗便见清水江的粼粼波光,晚风带着川月河拂过,好像谁在门斋屋轻哼着古老歌谣。或是躲进猿头山脚的客栈,晨钟暮鼓的余韵尚未散尽,枕茶而眠,连梦都染上茶的清香。伍家岭碧绿如翡翠,山山对峙如峦,神秘又静谧。沿着蜿蜒的山道前行,耳边是三节瀑布飞泻而下的轰鸣,磅礴水流从崖壁奔腾坠落,溅起层层水花,在阳光折射下,若梦若幻。
月光冲是宁静的,像《如诗般宁静》的钢琴曲。黄新月沉湎于其中,丝丝缕缕的条索,把时间刻画成坚守,将弦歌抖落于底叶,流淌出如许的淳澈,凝结成属于天地的晶莹。岩砣窝是悠远的,她有理由相信,自己是走进时光里——那是旷古而遥远的时光。以陆羽为起点,毛文锡走过了,陶令、扶向阳、陶澍、曾国藩、左宗棠也走过了。他们,或开梯种茶,或萎凋揉捻,或发酵提香。凭借如此行迹,以赋予“月光冲”深植于历史的风骨。
斑驳茶蔸,摇曳生姿,山顶月光仍在茶行铺展锦缎露珠在茶芽走钢丝,仿佛被松鼠点醒的野菊裙摆,让整条茶叶加工自动化静立凝神,晨曦浸透的雪峰山,一切都在月光中轻轻屏息。于是,“三不”(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喷激素)有机生态的“月光红茶”产生了。茶叶从树蔸上摘下,仿佛从屈原《九歌》中落下,仿佛从湘君忧伤中落下,仿佛“帝子降兮北渚而目眇眇兮愁予;进而“无边茶院”,再而“滚滚渠江”。无不意味着茶叶态势的悄然变化——因为时间在流淌,岁月在流淌,芬芳也在流淌。
在一个有月朦胧的夜晚,黄新月“提篮小卖”,依稀中看到苏东坡在赋诗“雪乳已然煎处里,松风忽作泻时声”。她似乎发现了“茶为国饮”之美。这像是在应和远山的呼唤,行囊可能装不了“人在草木间”,但却能盛满月光的馈赠。于是,那口渴时的豁然,那蝉鸣里的自然,那月夜中的灿然。都可在山峦穿越、在耳畔萦绕,如古寺的钟磬云雾,于心底荡起绵长回响。(杨建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