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鲲游赋
李正银
共和七十六年,乙巳蛇年四月十九至廿五日(2025.5.16~22),孟夏首游山东省青岛栈桥、崂山,威海那香海、幸福门、刘公岛,烟台蓬莱阁、八仙过海;弹指一挥间十九年后,重游辽远省大连旅顺军港、渔人码头、俄罗斯风情街、星海广场,眺望跨海大桥而感赋。
美丽青岛,东方瑞士。
漫步栈桥,飞檐八角回阑阁;斐迭里街,百货商厦繁华市。琴岗翠滴,阿克那岛加藤岛;海水浴场,孙文下榻亨利厮。攀越崂山,神仙之宅,灵异之府;波海参天,徐福入海,始皇至此。道观天上星,七真降临归正宗派;宫观谁为首,老君峰下太清宫思。忆辅唐山战役,毛泽东谋划以弱胜强精典;观海军博物馆,习近平阅兵建军七十场地。
滨城威海,花园城市。
游那香海,纹石宝滩浴场;宋苏东波,袖中携石归池。明曹雪芹,游此激发灵辞。进幸福门,城市形象标志;摸万福图,同享安康福祉。,蹲刘公岛,甲午战争遗址;东隅屏藩,桃园仙山绝世。逛韩乐坊,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乃威海市貌之写照;观庆会楼,扬威奋进,前景广阔,乃威人壮怀之实施。三海一门,威震海疆,古城风情浓郁之优越;蓝水绿岛,休闲度假,堪比法国小镇之舒适。
魅力烟台,葡萄酒城。
察地图,状如海鸥展翅;观景象,势若孔雀开屏。古为仙风道骨之东夷族地,今乃魅力四射之华夏名城。一万年前,便有先民繁衍;七千年前,可觅渔猎行踪。蓬莱阁,登临远眺,观赏海市蜃楼;传说里,八仙过海,各显神能争胜。为封建帝制掘墓,山东辛亥革命,仙城首义;迓人民政权诞生,抗战城市解放,芝罘先赢。联合国人居奖,名副其实;新世纪“长安杯”,实彰其名。
浪漫大连,北方明珠。
西临渤海,南濒黄海;冬无严寒,夏别酷暑。星海广场,亚洲最大城市地标;俄罗斯街,欧式建筑民族风情。渔人码头,山海相依欧洲小镇;旅顺口港,门户天成易守难攻;北洋水师,战火硝烟波澜不惊。白玉山塔,日军殖民东北物证;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胜利塔威,纪念抗战胜利一十周年;八十年纪,《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美景。注释:鲲,大连简称。


《青鲲游赋》评述
李正银以《青鲲游赋》为轴,将齐鲁与辽海的风光、历史、人文熔铸成一首跨越时空的史诗。全篇以“鲲鹏展翅”为意象,既暗合大连“鲲”的简称,又隐喻作者十九载重游的沧桑与壮阔。其创作特色可概括为三:
一、时空交织的宏大叙事
从青岛栈桥的飞檐回廊到大连星海广场的现代地标,从崂山太清宫的玄道沉思到旅顺军港的铁血烽烟,作者以地理为经、历史为纬,织就一幅跨越两千年的文明图卷。如“徐福入海,始皇至此”的秦代轶事与“习近平阅兵”的当代场景并置,形成历史纵深;而“威海韩乐坊”的碧海蓝天与“烟台蓬莱阁”的八仙传说,则凸显地域文化的瑰丽多元。
二、诗史互证的厚重笔法
赋中嵌合大量史实典故:甲午战争的“东隅屏藩”、辛亥革命的“仙城首义”,乃至《马关条约》的屈辱印记,皆以凝练诗句钩沉。尤其“辅唐山战役”与“海军博物馆”的对照,既展现毛泽东“以弱胜强”的军事智慧,又呼应新时代强军之路,赋予传统游记以家国情怀。
三、骈散相生的语言美学
全文以四言为主,间杂六言、七言,如“琴岗翠滴,阿克那岛加藤岛”的工整对仗,“蓝水绿岛,休闲度假”的明快铺陈,既有汉赋的铺张扬厉,又具现代散文的自由灵动。注释中“鲲”的考据与正文“神仙之宅,灵异之府”的想象,更形成虚实相生的艺术张力。
此赋非止于山水纪行,实为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史与地域文化志。其以“游”为眼,观照的恰是民族精神的涅槃与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