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的弹弓16(知青·中篇小说)
文/魏少华 诵/梦锁清秋
启明学会了切洋芋种,又跟着大莲去坡上播种。
先要用锄头打(挖)窝子,那是一块缓坡地,得从上往下退着步子打窝子,启明往后退脚步是乱的,手中的锄头也不听招呼,窝子总是打不直,不是偏左就是偏右,窝子不是太浅就是太深。惹得大莲心里好笑,这个知青哥哥看起来聪明能干,打弹弓特准,但做农活都黄脚黄手的,她就主动帮忙修理那些不合格的窝子。 启明看到比自己小几岁的大莲干起农活来熟练敏捷,很羡慕,自己干起农活来好像比做数学题还难。
而大莲很乐意帮启明的忙,她觉得做农活自己比知青哥哥强得多,可以当他的老师,这也正好说明知青们也还有许多不懂不会的事情。
大莲的自信心得到一种满足,就毫无保留地将种洋芋的细节讲给启明听,像老师讲课一样仔细,并做示范给启明看。
打好窝子后,要抓一把用草木灰混合的农家肥洒在窝子里做底肥,在底肥上面盖上一层细粉的薄土,不能将洋芋种块直接放在肥料上,这样容易烂种。然后才将洋芋种放进窝子里,要注意将芽苞朝上,然后盖上泥土,再然后就浇水保湿,洋芋种芽才会出苗,没有水就干死了。一般在雨天种就极易成活出苗。
这些道理浅显易懂,一说就明白,但要事事做到位也非易事。这对启明来说就像是刚学新课文一样新鲜生动,他没想到做农话也这样细致讲究。自己要在农村自食其力,看来每项农活都得认真从头学起呢!
小春播完,有一小段时间处于农闲,社员各家都把时间用在自留地或修理房舍猪圈什么的,启明又回去照看松树林子了。
忙小春播种那几天,没有时间玩弹弓,总是觉得手痒,回到林子里,天刚亮就拿着弹弓去巡视,那些早起贪食的麻雀就倒霉了。一个上午就打了二十几只,午饭后又去打了十好几只,他数了一下共有四十二只。他用一只麻袋装着,到一个十字路口的小酒店推销他的战利品了。
这家小酒店离镇上不远,刚好处在一条公路和一条人行大道的交叉处。公路上来往的车辆较多,而人行大道正是向两处集市赶场和进山打柴来往的必经之路,平时行人较多,酒店旁边也有很宽敞的停车场。
这家店主人在店旁的空地上搭建有一个大凉棚,备有固定的长条凳,任来往客人歇脚,并备有大号保温桶,天天装有老阴茶任歇脚人免费饮用。
久而久之,来来往往的人们便把这里当成了歇气等人及相约聚会之地。人气逐渐旺盛,小酒店不但有饮食供应,还开设了小食品、小商品代售业务,各项生易依托往来人气日发兴旺。当然,后来将新盖楼房变成酒楼和旅馆,此是后话了。
启明发现了这家小酒店,还特意去吃了一碗小面,不但味道好,店主人服务态度也好,店面及周围环境卫生好,于是就有了心中的主意。
启明来到店里,打开麻袋,说明来意,店主十分惊讶,盘问到,你这是用老鼠药毒的吧!启明说,您不相信是我用弹弓打的?店主说,弹弓,能打这么多吗?启明翻出麻雀的伤口给店主证明是弹弓打的,店主还是不相信。启明拉着店主走到外面,指着房脊上的两只麻雀说,我打两只您看看。
话音未落,启明开弓一弹射出,一只麻雀“叽”的一声中弹倒下,另一只逃命飞起,还未飞落在旁边的树上,启明庚即随手一弹疾速射去,将正准备落在树梢的麻雀打落树下。启明出手快打得准,店主还没看清楚启明是如何出手的,就见这位小个子知青接连射杀了两只麻雀。
当店主弄明白启明是住在“老革命”家,是向老人家学习看松树林的徒弟时,就相信了启明的话,并招呼启明进屋喝茶。
店主没做过用麻雀做下酒菜的生意,启明就介绍自己在当学生时就打麻雀卖给一家小酒館的事,那家酒店的厨师就将麻雀用菜油炸酥了卖给顾客,很受欢迎。店主受到启示,就说,这些麻雀我可以先留下,但我不能给你现钱,这些麻雀肉不多,而且退毛加工又烦琐,如果顾客不欢迎,我也没办法换成钱,就白费了力气还浪费了菜油,我就当先帮你小兄弟一个忙,试一下,干不成你也不要怪我无能。启明当然知道,店主的小心谨慎正说明他的精明细心。于是也大大方方的说,这些麻雀就当我送给你做个实验,做成功了,再说吧。 (待续)
作者简介:魏少华,铁路退休职工,喜欢旅游和看书,好运动和涂鸦,也喜欢写几句顺口溜自娱。
主播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朗诵联盟会员《清秋文轩》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华汉俳》《中国联墨缘香》副总编:2020年中国互联网首届朗读大赛获得优秀奖。有百余篇作品发表在网络平台。朗诵作品接近三千首;配音秀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