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海为邻
作者:李 霁
主播:平 和
我在一个夏天来到北戴河,那正是她一年中最耀眼的季节。
风从海上来,只在额头上轻轻一拂,心,就被折服了。从此,我在北戴河定居下来,一住就是30年。尽管我的口音还是会被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误认成“外来户”,可住得久了,我越来越觉得,能够在她温情的阳光里沐浴,在她洁净的海水里浸泡,在她美味的海鲜里朵颐,是一种很深的幸福。
我家离海滩不远,这片海,一直是我心仪的去处,那浪花拥吻的软草和沙地就是抚慰心灵的锦毯,在清晨,在午后,在傍晚,我常常待在那里,有时写诗,有时喂鸟,有时望云。我水性好,盛夏的海水便成为耳鬓厮磨的爱侣。大海,懂我,也认同我,她让我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她,愿意为她倾心相许。我想象不出住在这里的人能够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到海边去,一个不爱大海的人是没有资格住在北戴河的,你不赴海的深情,就辜负了这座小城最丰厚的馈赠。
相较而言,在北戴河天光与海色交相辉映的四季里,我尤喜爱春和秋,一样的天高云淡,一样的恬淡心性。候鸟也在此季途经于此,成为这片海真正的主人。
斜倚栈桥俯看北戴河湿地,它的生动精致宛若一幅中国水墨画:天空是流动的留白,鸟群是洇染的墨色,飞翔的翅膀就是画境中勾描的线条。渤海湾的潮头在这里转弯,涨潮时的堆浪,碎玉般漫过沙地和岸边的植被,沉积着补给生命的能量。退潮后的沙滩,凝固了海水的波纹,任一对对匀称而弹性的足迹拓下温醇的诗行。北戴河以母亲接纳远方儿女的温情,安抚、包容和哺育飞抵而来的生灵们,只待它们休养生息、恢复体力,飞赴下一段遥远的征程。

我不知道日后会和小城发生怎样的故事,当然,我为她写下的文字也不过只言片语。大海还会收留迷途的鸥鸟,沙粒还会抚平旅人的脚印,只有崭新的生活和奋斗者一起,映照一座海滨小城的前世今生。
作者:李霁,秦皇岛市文学创作院院长,秦皇岛市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海韵》杂志执行主编。国家二级作家。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奔跑》。作品曾入选《全国知名作家走进秦皇岛》《当代人》《散文百家》《河北作家》《中国自然资源报》《河北日报》等。报告文学《大山里的牧羊人》荣获河北省文联“喜迎党的二十大——新时代 新征程 新故事”主题文学征文一等奖,并入选2022年度河北文学排行榜。策划主编了《秦皇海岳》小说散文诗歌卷、《木兰花开——第一书记扶贫手记》《潮水在倾情咏唱——走进北戴河新区》等文集。
主播:曹艳春,网名:平和,秦皇岛市政协退休干部。秦皇岛市朗诵协会会员,秦皇岛朗诵艺术团成员,“京津冀头条”编辑部“秦皇岛头条”主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