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雪夜狼踪
婆婆的呼喝声短促而焦急,夹杂在凄厉的狼嚎之中,瞬间打破了雪山的寂静,也揪紧了苏墨白和谢静舟的心!
出事了!
两人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惊急。婆婆是他们现在的支柱,若是出事,他们这两个半废之人绝难在这严冬深山生存下去!
“你留下!”苏墨白挣扎着站起身,抓起身边那根用来当拐杖的粗树枝,语气急促地对谢静舟说道。他的身体依旧虚弱,但三个月的调养已让他恢复了些许气力,至少不再是手无缚鸡之力。
“一起去!”谢静舟的语气却异常坚决,她也随之站起,手中捏住了几枚临时削制的、代替银针的木刺,“我能听声辨位,或许能帮上忙。你一个人去太危险。”
任何冒险,都不能再独自承担。
苏墨白看着她坚定的神色,知道劝阻无用,也不再浪费时间,点了点头:“跟紧我,小心!”
两人艰难地拨开洞口的遮掩,踏入及膝的深雪之中。刺骨的寒风瞬间扑面而来,吹得他们衣衫猎猎作响,几乎站立不稳。每在雪中前行一步,都异常吃力。
狼嚎声和打斗声从东南方向的山林深处传来,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激烈!
苏墨白拄着木棍,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艰难前行,呼吸急促,额头很快渗出冷汗。谢静舟紧跟在他身后,虽然目不能视,但听觉和感知在雪地中反而更加敏锐,时常能提前提醒他避开雪下的坑洼或障碍。
“左边,有三匹狼正在围攻婆婆!还有一匹……绕后了!”谢静舟忽然侧耳急声道。
苏墨白心中一紧,奋力加快速度。穿过一片被积雪压弯的灌木丛,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一片林间空地上,婆婆正背靠着一棵巨大的松树,挥舞着烟袋锅,与四匹体型硕大、毛色灰白、眼冒绿光的雪狼激烈搏斗!地上已经躺倒了两匹狼的尸体,但剩下的四匹更加凶狠狡猾,不断从不同方向扑击撕咬!
婆婆显然已经力竭,动作不如往日灵活,身上厚厚的棉袄被撕开了好几道口子,渗出的鲜血染红了周围的雪地。她方才那声呼喝,显然是为了惊退狼群,却并未成功。
一匹狡猾的雪狼正试图从侧后方偷袭!
“婆婆小心后面!”苏墨白急得大喊,同时用尽力气将手中的木棍狠狠投掷向那匹偷袭的雪狼!
木棍带着微弱的风声飞去,力道不足,却精准地打在了那雪狼的腰上。狼是“铜头铁骨豆腐腰”,这一下虽然不重,却也打得它痛嚎一声,动作一滞。
婆婆趁机猛地回身,烟袋锅精准地点在另一匹正面扑来的雪狼鼻子上,那狼惨叫着翻滚出去。
然而,就在这个空档,另外两匹狼一左一右,同时扑向了婆婆!婆婆旧力已尽,新力未生,眼看就要被扑倒!
千钧一发之际! 谢静舟手腕一抖,两枚木刺无声无息地射出!她看不见,全凭听声辨位!木刺速度不快,却极其精准地射向了两匹狼的眼睛!
“嗷呜!”两匹狼下意识地闭眼扭头躲避,攻势顿时一缓!
就这刹那的迟缓,给了婆婆喘息之机!她猛地吸一口气,身体如同陀螺般一转,烟袋锅划出一道圆弧,狠狠扫在两匹狼的前腿上!
“咔嚓!”骨头断裂的清脆声响起!两匹狼惨叫着跌倒在雪地中。
最后那匹被苏墨白打中腰眼的狼见势不妙,呜咽一声,夹着尾巴转身就逃,很快消失在密林之中。
战斗骤然停止。空地上只剩下喘息声和雪狼濒死的哀嚎。
婆婆拄着烟袋锅,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脸色苍白,显然消耗极大。她看着赶来的苏墨白和谢静舟,又是后怕又是庆幸:“你们两个……怎么跑出来了!多危险!”
“我们听到声音……”苏墨白话未说完,忽然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身体一晃,险些栽倒在雪地里。刚才情急之下投掷木棍和急速赶路,几乎耗尽了他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一点力气。
谢静舟连忙扶住他,她的状态稍好,但也是气息不稳。
“快,先回山洞!这血腥味很快就会引来其他东西!”婆婆顾不上休息,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催促道。
三人互相搀扶着,艰难地返回了山洞。婆婆迅速用石块重新堵好洞口,这才彻底松懈下来,瘫坐在地,处理着自己身上的伤口。
“幸好你们来了……”婆婆心有余悸,“这群畜生狡猾得很,差点着了道儿。人老了,不中用了。”
“婆婆您没事就好。”苏墨白缓过一口气,虚弱地道。
经过这番惊险,山洞内的气氛却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一种共同经历危险后的踏实感,以及彼此间无需言说的关怀,弥漫在空气中。他们不仅是依靠利益联结的临时同盟,更是在这绝境中相互扶持的亲人。
任何信任,都在生死间巩固。
第二十六章 紫芝魇影
经此一役,三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恢复实力的紧迫性。雪山之中危机四伏,没有力量,寸步难行。
地脉紫芝,成了他们最大的希望。
冬雪初融,春寒料峭之时,苏墨白和谢静舟的身体终于恢复到了可以进行短途跋涉的程度。虽然内力依旧微弱得可怜,但至少行动无碍,经脉也不再轻易剧痛。
这一日,天刚蒙蒙亮,三人便带着简单的工具和干粮,依照《骊山秘考》中模糊的记载,向着山脉更深处、阴气更重的一片峡谷进发。
山路崎岖难行,融雪使得地面泥泞不堪。婆婆在前引路,苏墨白和谢静舟相互照应,走得十分缓慢。越是靠近那片峡谷,空气中的阴寒之气就越发浓重,甚至比外面的气温还要低上许多,四周的树木也显得更加扭曲怪诞。
“应该就是这附近了。”婆婆停下脚步,对照着笔记和周喆绘制的地图,面色凝重,“地脉紫芝喜阴惧阳,常生于背阴的悬崖峭壁之下,或是极深的山洞之中,附近必有阴穴泉眼。”
三人分散开来,小心翼翼地搜寻。谢静舟凭借对阴气和水汽的敏锐感知,很快锁定了一处位于巨大山岩背后的、被浓密藤蔓掩盖的缝隙。
拨开藤蔓,一股更加精纯阴寒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是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向下倾斜的狭窄洞穴。洞穴深处,隐约传来滴水之声。
“我先进去。”婆婆点燃一支简易的火把,率先钻了进去。苏墨白和谢静舟紧随其后。
洞穴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渐渐开阔。这是一个巨大的地下溶洞,钟乳石倒悬,石笋林立,地面湿滑,中央有一条地下暗河静静流淌,河岸边生长着一些散发着微弱荧光的苔藓。
溶洞内的阴煞之气精纯无比,甚至比之前的寒潭洞还要浓郁几分,但却并不狂暴,反而给人一种沉静幽深之感。
“看那里!”苏墨白眼尖,指着暗河对岸的一处峭壁。
只见在那陡峭的、布满湿滑苔藓的岩壁上,距离水面约莫三丈高的地方,生长着三株奇特的植物!
那植物通体呈暗紫色,形态如同灵芝,却有脸盆大小,表面有着如同云纹般的天然脉络,散发着柔和而内敛的紫色光晕。一股淡淡的、令人心旷神怡的异香隐隐传来,吸入一口,便觉精神一振,连体内那微弱的内力都活跃了几分!
地脉紫芝!而且有三株!
三人心中都是一喜。然而,婆婆却猛地拉住了想要过去的苏墨白,脸色凝重地指向紫芝下方的暗河水域。
只见那平静的水面下,隐约可见数条巨大的、黑影正在缓缓游弋!它们的形状怪异,似鱼非鱼,似蛇非蛇,皮肤如同暗礁般粗糙,偶尔露出水面的眼睛是惨白色的,毫无生气,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凶戾之气!
魇兽!周喆笔记中提到的、守护地脉紫芝的凶物!
这些魇兽似乎并未立刻发动攻击,只是在水下冷漠地注视着闯入者,仿佛在等待最佳的狩猎时机。
“果然有守护兽。”婆婆沉声道,“看样子不好对付。必须想办法引开它们,或者快速采摘。”
硬闯肯定不行,他们现在这状态,还不够这些水下凶物塞牙缝。
谢静舟侧耳倾听着水下的动静,忽然低声道:“它们似乎……对阳气反应剧烈。婆婆,您的火把。”
婆婆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她将火把递给了苏墨白,然后从怀中取出几块随身携带的、用来炼制驱毒粉的赤硝石。
“我用水漂石子的手法,将这些赤硝石打到对岸远处,撞击岩石会产生火花和阳气波动,应该能吸引它们的注意。”婆婆低声道,“火光一起,墨白,你用火把虚张声势,吸引剩余魇兽的注意。静舟,你感知最强,找准机会,用这个!”
婆婆将烟袋杆上挂着的一个小巧却异常坚固的金属钩爪解了下来,系上一根长长的、浸过油的坚韧麻绳,递给了谢静舟。“钩住紫芝的根茎,迅速拉下来!记住,只有一次机会!无论成败,立刻后退!”
计划已定。婆婆深吸一口气,手腕一抖,几块赤硝石如同飞蝗般悄无声息地射向对岸远处!
“啪啪啪!”赤硝石精准地打在远处的钟乳石上,瞬间爆起一团团耀眼的火花和一股明显的阳气波动!
水下的魇兽瞬间被惊动!其中大部分立刻如同离弦之箭般,朝着火花爆起的方向猛冲过去,在水面带出长长的涟漪!
就是现在!
苏墨白立刻举起火把,大声呼喝,在对岸来回跑动,制造动静吸引剩余魇兽的注意。
而谢静舟则凝神静气,空洞的眸子“锁定”着岩壁上的地脉紫芝,耳朵微微颤动,计算着距离、角度和风速(虽然洞内无风,但有暗河流动的气流)。
下一秒,她手臂猛地一扬! 钩爪带着绳索如同毒蛇出洞,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精准无比地缠绕住了最中间那株、也是最大的一株地脉紫芝的根茎!
“到手了!”谢静舟低喝一声,用力一拉!
然而,那地脉紫芝的根茎远比想象的要坚韧!一拉之下,竟然未能立刻拉断,反而使得整株紫芝剧烈摇晃起来!
这一下的动静,立刻引起了水下剩余那两条魇兽的注意!它们猛地调转方向,惨白的眼睛锁定了岸边的谢静舟,如同两道黑色闪电般破水而出,张开布满獠利牙齿的大口,向她猛扑过来!
速度快得惊人!
“小心!”苏墨白看得目眦欲裂,想也不想就将手中的火把狠狠砸向其中一条魇兽,同时自己扑向谢静舟,想将她推开!
婆婆也怒吼着掷出烟袋锅,砸向另一条魇兽!
但魇兽的速度太快了! 眼看那布满粘液的腥臭大口就要咬中谢静舟!
就在这生死关头! 谢静舟和苏墨白因为靠得极近,在极度危机和情绪激荡下,他们掌心和肩头的月痕,竟然再次同时产生了微弱的共鸣和灼热!
一股远比他们自身内力精纯、却依旧微弱的力量瞬间流过两人身体!
谢静舟福至心灵,借着这股力量,再次猛地一拉绳索! “咔嚓!”一声脆响,紫芝的根茎终于被拉断! 同时,她另一只手猛地一推苏墨白,借力向后急退!
苏墨白也下意识地揽住她的腰,两人一起向后倒去!
“噗通!” “噗通!” 两条魇兽的血盆大口擦着他们的衣角咬空,重重砸在岸边的岩石上,碎石飞溅!
婆婆的烟袋锅和苏墨白扔出的火把也先后击中目标,打得两条魇兽痛嚎一声,暂时后退了一步,狰狞地盯着三人。
“走!”婆婆一把抓起那株被钩回来的、散发着浓郁异香的地脉紫芝,毫不犹豫地转身就跑!
苏墨白拉起谢静舟,紧随其后!
三人狼狈不堪地冲出溶洞,身后传来魇兽愤怒的咆哮和重重的水声,但它们似乎无法离开那片阴穴水域太远,最终没有追出来。
直到跑出很远,三人才敢停下来,瘫倒在雪地里,大口喘气,心有余悸。
看着婆婆手中那株完好无损的、紫光流转的地脉紫芝,劫后余生的喜悦和激动才缓缓涌上心头。
希望,终于被牢牢抓在了手中。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