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尘定归途
黑暗,温暖,宁静。 仿佛漂浮在无垠的星海之中,又似沉溺于温暖的母体之内。 意识如同沉入海底的泥沙,缓慢地重新凝聚。
苏墨白艰难地睁开沉重的眼皮,映入眼帘的是粗糙却熟悉的岩石顶壁,以及一盏跳动着温暖光芒的油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清香和食物温热的气息。
是瞽叟的地窖。
他还活着。
这个认知让他混沌的意识清晰了几分。他猛地想要坐起,却牵动了全身无处不在的酸痛和胸口一股奇异沉滞的感觉,忍不住闷哼一声。
“别动。”一个苍老沙哑的声音在旁边响起。瞽叟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药汤走过来,浑浊的眸子“望”着他,“你伤得很重,神魂和经脉都透支得厉害,能活下来已是奇迹。”
“静舟……静舟呢?”苏墨白急切地追问,目光焦急地扫向地窖另一侧那张简陋的床铺。
谢静舟安静地躺在那里,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脸色依旧苍白,但呼吸平稳悠长,似乎正处于深沉的睡眠之中。她左肩的伤口已被仔细包扎好。
“女娃子伤势更重,幽冥死气侵入了心脉,幸好你最后渡过去的那股奇特力量护住了她的本源,性命无碍,但需要很长时间调养。”瞽叟将药碗递给他,“先把药喝了。”
苏墨白稍稍松了口气,接过药碗,忍着苦涩一饮而尽。一股暖流散入四肢百骸,稍微驱散了些许虚弱感。
他尝试内视,惊讶地发现体内经脉虽然依旧空空荡荡,却异常宽阔坚韧,仿佛被某种强大的力量彻底洗涤拓宽过。而在丹田深处,一丝微弱却无比醇厚、蕴含着星辉与幽冥两种特质的全新内力正在缓缓滋生。
更让他震惊的是,在他的膻中穴位置,那颗被封印的源核静静悬浮着,表面流淌着柔和的黑白光晕,不再散发任何不祥气息,反而像一颗沉睡的星辰,与他的生命气息隐隐相连,缓慢地释放着一丝丝精纯无比的能量,滋养着他的身体。
它……竟然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
任何结局,都始料未及。
“我们……是怎么出来的?”苏墨白看向瞽叟。他最后的记忆停留在镇魂塔底封印完成,自己力竭昏迷。
“是婆婆。”瞽叟叹了口气,“那日镇魂塔异动,全城大乱。她不知用了什么方法,竟找到了昏迷的你们,将你们藏匿起来,然后又悄悄送来了我这里。她受了很重的内伤,将你们送来后,只留下一句‘好好活着’,便匆匆离开了,说是要去处理一些必须了结的旧事。”
婆婆……苏墨白心中一紧。她定然是去追踪逃亡的幽冥殿主,或者处理其他后患了。这位看似平凡的老妪,身上藏着太多的秘密和沉重的过往。
“外面……现在情况如何?”
“北凉城乱了一阵子。”瞽叟道,“据说那日有漠北高手潜入镇魂塔欲行不轨,被及时发现,双方大战,引发了塔身震荡。北凉王宇文博趁机大肆清洗了一批‘可疑分子’,如今城内戒备更加森严,但搜捕你们的力度反而减小了,似乎焦点已经转移。”
苏墨白默然。这显然是宇文博和可能逃脱的幽冥殿主为了掩盖真相、推卸责任而放出的烟雾弹。真正的风暴,或许并未结束,只是转入了更深的暗流。
他在瞽叟的照料下,又休养了数日。身体恢复的速度快得惊人,那源核释放出的精纯能量虽慢,却效果非凡。谢静舟也终于在一天夜里苏醒了过来。
她睁开空洞的眸子,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是守在床边、紧握着她手的苏墨白那熟悉的气息。
“我们……还活着?”她的声音极其虚弱,却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恍惚。
“嗯,活着。”苏墨白握紧她的手,将之后的事情简单告诉了她。
听到源核被封印在自己体内,谢静舟也震惊了许久。两人尝试感应,发现那封印极其稳固,源核如同沉睡,并未带来任何不适,反而像是一个无尽的能量源泉,只是他们现在的能力还无法主动汲取太多。
任何馈赠,都需力量驾驭。
又过了半月,两人的伤势已恢复了七七八八,新生的星幽内力也积累了一丝基础,虽然远不如从前磅礴,却更加精纯凝练,运转间圆融自如,带着无限的潜力。
他们知道,是时候离开了。一直待在瞽叟这里,只会给这位恩人带来危险。
告别之日,瞽叟没有多言,只是塞给他们一个包袱,里面是足够的干粮、清水和一些北地通用的银钱。
“走吧,往南去。离开这是非之地。”老人挥了挥手,转过身,佝偻的身影融入地窖的阴影中,“活着就好。”
任何离别,都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两人对着老人深深一拜,悄然离开了北凉城。
他们没有选择继续深入北方苦寒之地,而是依照婆婆可能的去向和局势的判断,决定先返回中原。
路途依旧漫长,但心态已然不同。不再是亡命天涯的惶惑与仇恨,而是带着沉淀后的平静与新的目标。
他们一路南下,听闻着天下的消息。
北凉王宇文博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依旧稳坐北方。朝廷之中,摄政王宇文玄称病不朝已久,权势似乎有所衰落,小皇帝开始逐渐收回部分权柄。江湖上,关于天机宫和幽冥殿的惊天一战众说纷纭,但真相已被掩埋在废墟之下。偶尔有幽冥殿余孽活动的传闻,却再也成不了气候。
仿佛一场席卷天下的风暴,在达到最激烈的顶峰后,又悄然平息了下去。
但苏墨白和谢静舟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彻底改变了。幽冥殿主未死,宇文玄未必甘心,那被封印的源核更是一个巨大的变数。未来的路,依旧充满未知。
然而,他们已不再恐惧。
这一日,他们路过江南水乡的一座小镇。时值春日,烟雨朦胧,小桥流水,杏花初绽,与北地的苍茫苦寒截然不同。
两人坐在一艘乌篷船上,听着船桨划破水面的欸乃声,看着两岸炊烟袅袅,百姓安居。
谢静舟忽然轻声开口:“还记得你最初的问题吗?”
苏墨白微微一怔。
“任何关系的本质,都是一种交换。”她缓缓道,空洞的眸子“望”着蒙蒙烟雨,“我们交换了秘密,交换了伤痛,交换了信任,也交换了……活下去的力量。”
她微微转过头,“望”向他:“但现在,我似乎觉得,或许还有一种关系,超越了交换。”
苏墨白的心猛地一跳,看着她在烟雨侧影中柔和了许多的轮廓,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在胸中涌动。
他伸出手,再次握住了她微凉的手。这一次,没有言语,却仿佛道尽了千言万语。
任何情感,水到渠成。
乌篷船轻轻摇晃,驶向烟雨深处。
未来依旧未知,但此刻,岁月静好。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