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杯”抗战胜利暨商河解放80周年征文320
伯父是军人
孙继泉
伯父坐在洒满阳光的小院里,他的身后,是他居住了四十年的老屋。通过敞开的屋门,可以看到整齐地挂在房梁上的玉米,玉米黄莹莹的,鲜亮亮的,看得出,这是当年的新玉米。一枝青藤漫到房檐,即将爬上房顶了。院子里,是一片油绿的青菜,透着一派生机。
然而,曾经驰骋疆场的伯父却像一只被缚的鹰,一只被困的虎,在经过了一番肉体的和精神的搏斗之后,明白了自己的命运和归宿,失却了锐气和躁性,显得非常沉稳和安然。伯父身体僵直,双脚肿胀,眼睛浑浊,目光无力,不时打着呵欠,露出充血的舌头。
伯父确诊患了食道癌。
一会儿,伯父似想起了什么,起身走进屋里,好长时间,从屋里拿出一个书本,又坐在先前那块石板上。他打开书本,书中夹着他一生中所有的照片。他翻弄着、比较着,问我哪一张好。说,拣好的留下一张,其余的就烧掉吧。最后,他似乎没有耐心了,向我面前一摊,说,随你们留哪一张吧。
接着伯父又和我谈起寿衣问题。伯父对寿衣的价格了如指掌,说,寿衣有一百七十块的,有二百二十块的,还有二百八十块的哩,咱买一百七十块的就行……
伯父刚刚从地里回来。病中的伯父去得最多的地方是他洒下汗水的那块地,一天一趟。地离家不远,走着用十来分钟就到了。病中的伯父走不快,我在后面远远地跟着。地头上有一眼井,水很深,伯父走到那眼井前,往往伸头朝井里看上一会儿。我怕伯父寻短见,这时候就在后面叫他一声。其实伯父不是去寻短见。他不声不响地坐在井台上,望着他种过的那片地。我不知道伯父这时都想些什么。
伯父早年参加革命,在贺龙麾下扛枪打仗。小时候,伯父经常给我们讲他们转战南北的故事,有的很惊险,有的很刺激,有的很神奇。还拿出从部队带回的一个黄色的挎包和一块用毛笔写着全连战士名字的红布给我们看。全国解放后,伯父要求回老家尽孝,部队给发了盘缠。后来,国家富裕了,上级组织上来人,通知伯父去济南的一个疗养院安度晚年,伯父谢绝了。伯父说:“我能劳动,闲着的日子我过不惯。”解放后的几十年中,伯父始终是一个普通的社员,在生产队参加劳动。1980年以后,响应政策承包了一份责任田,如数交纳公粮。种地之外,伯父还在院子里种菜,背到八里外的镇上去卖。这时伯父已经年逾古稀,我们劝他别再种地了,好好过几年清闲日子,他却坚持不肯。伯父每月享受政府补贴,伯父不是缺那几个钱,而是分享劳动的快乐和喜悦啊。
幼时我家姊妹多,家境贫寒,伯父无妻室子嗣,一人度日,所以从我记事起,便是常年跟伯父吃住。伯父就一间屋,吃和住都在这里面,做饭也在这里面,因此油烟熏染出来的气味包裹着屋里的每一件东西,进屋就能闻得到。多年之后,回忆起伯父和他居住的小屋,似乎一股子“伯父味儿”立马迎面飘来。伯父颇识些诗文,常常背出来给我听,还教我背诵百家姓,跟我讲一些故事和典故,我也现学现卖,转身就讲给伙伴们听,因而我比同龄的伙伴显得聪慧得多。他知道我在学校里作文写得好,就对我说:“你怎么不写写咱的峄山?”峄山就在我们村的正东方,抬头即可看见,我们村的名字望云还是先民观望峄山风云判定天气阴晴而得来的呢。为了帮助我写峄山,每年的二月二峄山庙会,伯父都喊着我步行十余里路到峄山脚下的纪王城村的姑姑家走亲戚,落下脚之后,伯父就领着我去爬峄山,从山上下来正好到姑姑家吃饭,吃完饭再慢悠悠地回来。只是,我始终没有写出一篇关于峄山的作文来。多年以后,我在数年登临峄山的基础上,写出了《峄山采薇》《峄山草木记》《峄山探险》《峄山的石头》《历史名人与峄山》等诸多诗文,分别发表在《人民日报》《中国自然资源报》《山东画报》《时代文学》等重要报刊,遗憾的是,这些都是伯父去世以后的事了。
每年,政府都发给一张军烈属慰问信,上面有一幅彩色的画,一句浓浓的祝福,下方往往是新一年的年历。这张慰问信每年元旦前都送到我家,被我们贴在墙上,时间长了,贴满了一面墙壁。后来有了补贴,而且每年都在增长,伯父手头有了点零花钱儿,过得相对便充裕些。
也许得益于部队的锻炼,伯父身体硬朗,手指粗大,热爱劳动,乐于助人,处世乐观豁达,这些都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伯父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看书。伯父一有闲暇,不是出去闲逛,也不是去闲聊,而是坐在那里,捧起书本,专心致志地看书,有时候还读出了声。邻居不免嗤笑伯父,说:“那又有什么用呢?”伯父也不做解释,依然看他的书。我放学时,他有时会翻开我的语文课本,选出其中的几篇,饶有兴致地阅读,并向我讲出他的感受。他的感受和老师谈的主题思想及写作技法很不一样,所以当时我也未置可否。伯父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毕竟度过几年书,在部队里算是很有文化的了,战士们的家信一般都是伯父帮着读给收信人听,并帮助他们写回信,连队里的学习活动也多是伯父主持。因此伯父深知文化的重要,极力鼓励我们把学习搞好。高中毕业那年,我没有考上大学,伯父默不作声,走路都低着头。一段时间过后,他悄悄地找到本村一个在城里教学的老师,要求到他们学校补习,当然后来我没有去补习,伯父枉搭了个人情。直到几年后,我因写稿略有成就被乡政府要去当文书,伯父紧蹙的眉头才慢慢舒展开来。只是,他最终也没有看到我后来成了编辑、记者和作家。
伯父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悄然谢世。这时,麦苗刚刚返青,百花正在现蕾,我却分明看到一只成熟的果子悄然滑落,几片泛黄的叶子在风中飒飒作响……
一年之后,伯父的坟上已长出绿草,坟头上,一年前栽下的一株大葱油绿、挺拔、葱茏。坟根儿丛生着一片地黄,地黄正擎着一对对对开的紫红色的花朵。不远处,还有一丛从蒲公英、苦菜和荠菜。我站在伯父坟前,看纸灰飞扬成片片黑碟。
死者对于生者,是一束阳光,一块肥料,一滴甘露;生者对于死者,是一片叶,一根茎,一朵花。站在伯父坟前,我的心情并无一丝沉重。我只想:如果我是一棵树,就应该长得更茁壮;如果我是一朵花,就应该开得更灿烂。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伯父,才能让伯父的灵魂得到安息。
作者简介:孙继泉:山东省邹城市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齐鲁文化之星,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济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济宁市散文学会会长,邹城市作家协会主席。散文《季节深处》收入《百年中国经典散文》。曾获孙犁文学奖、齐鲁散文奖、吴伯箫散文奖、乔羽文艺奖。
“今朝杯”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启事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商河县解放80周年和济南今朝酒业创办80周年。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讴歌新时代,特举办“今朝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
二、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济南市文联
济南市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商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商河县作家协会
商河县教育体育局
商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协办单位:山东麦德森传媒集团
济南飞鹤玻璃制品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新合成包装有限公司
独家冠名: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诗歌、散文两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诗歌要求50行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
四、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今朝杯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散文限每人1篇,诗歌限2首。
五、征稿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4年10月3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
散文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
王连勇13210500123(微信同手机号) shwynj431@163.com
诗歌投稿联系人、电话、微信:
廉德忠 15553168276(微信同手机号)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本次征文将为应征作品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设立专栏刊发推介,择优在其他报刊媒体推荐发表,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入选《商河文艺年鉴(2024)》。
七、奖项设置
分设成人组和学生组,其中,散文诗歌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5名,学生组另设优秀组织奖1名。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
八、颁奖
所有获奖者将在泉城济南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024年10月3日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