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5 日,中华慈善日的温暖光辉洒遍大地,南阳市救助失学青少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响应,以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与关怀。创会会长朱合兰、会长周春英、副会长邢海霞、张庭旺、张海旺,包学新秘书长等协会领导,组织各地学雷锋教育基地的志愿者们,以多样的形式开展了一系列意义非凡的献爱心活动。

*
9月5日,协会创会会长朱合兰组织志愿者共同学习慈善法,落实到工作中,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传播雷锋精神,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
风雨兼程,传递暖暖温情
9 月 6 日上午,中雨如银线般纷纷扬扬,将世界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但这丝毫没有阻挡志愿者们前行的脚步。协会副秘书长王长保带领着志愿者郭玉红、许相林、石冲冲、王献全,刘成忠,踏上了充满温情的爱心助学活动。此次助学金来源于 协会志愿者“一对一和日行一善” 微信群,群内成员自发捐赠,每人每天捐 1 元,却积少成多,专门用于帮扶家庭困境的学生。
精准入户,温暖直抵心田
协会定期捐助的困难学子!
1.方城县柳河镇 孙沟村小西庄小中组的王胜楠、王胜焕姐妹:在一座破旧的小院里,父亲王文僚正为两个女儿洗脸。见到志愿者的到来,13 岁智力二级残疾的王胜楠兴奋地拍起手来。协会副秘书长王长保俯身,把 400 元助学金递到她手中,并柔和地鼓励她说:你要好好学习,一定考上理想的大学,将来回报社会,”王文僚眼眶泛红,感慨道:“孩子妈走得早,我要照顾俩残疾闺女,根本出不了门,真没想到你们一直定期给孩子们送助学金,惦记着我们,太感谢你们了。”
2. 田庄村尖山组的王浩铭、王雪灵兄妹:44 岁的父亲王彬华因心脑血管疾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一家人靠低保维持生活。接过助学金时,14 岁的王浩铭郑重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坚定地说:“等我考上大学,将来也要像你们一样回来帮助别人!”一旁 7 岁的妹妹王雪灵则紧紧把衣服抱在怀里,满是珍惜。
3. 田庄村三角组的刘沂霖、刘沂霏双胞胎兄弟:61 岁的父亲刘国永和 60 岁的母亲齐子勤依靠两亩薄田维持生计。双胞胎今年 9 岁,正在读二年级。志愿者将两份助学金分别放进兄弟俩的铅笔盒,鼓励道:“这是你们新学期的‘加油券’,要一起考 100 分哦!”兄弟俩齐声响亮回答:“好!”
长期结对,关爱持续不断
“一次慰问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要给予他们‘不掉线’的关爱。” 秘书长王长保代表协会现场宣布了三项后续计划:
1. 志愿者们可以选择‘一对一’资助和云端辅导:为 5 名孩子提供视频辅导作业以及心理疏导服务,爱与陪伴,助力孩子们在学业和心理上健康成长。
2. 月度微心愿认领:建立 “困难助学微心愿” 小程序,每月征集孩子们的小愿望,由爱心人士自愿认领,让孩子们的每一个小心愿都能得到实现。
3. 寒假成长营:年底 1 月底,协会将组织这 5 名儿童到南阳市区开展成长营活动,带领他们参观高校、科技馆,开阔眼界,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窗户。
行善汇聚,铸就磅礴力量
9 月 5 日,南阳市救助失学青少年志愿者协会设立的各地学雷锋教育基地,方城县学雷锋教育基地负人夏金荣,吴梓团队,方城县四里店镇学雷教育基地负责人苗新华团队,方城县柳河镇王长保,文学成团队,方城县赵河镇,董英团队,宛城区红泥湾镇学雷锋教育基地负责人,好榜样雷锋展馆,亚团队,社旗县学雷锋教育基地负责人,社旗县教体局和全新团队,唐河县学雷锋教育基地负责人党中伟,刘荣清团队,邓州学雷锋教育基地责人葛吉武团队,十林镇学雷锋育基地负责人宋学华团队,内乡县师镇学雷锋教育基地时国奇团队,镇平县吴雪萍团队等!各地基地共同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爱心活动,赢善举汇聚成了大能量,温暖着整个城市。
爱心号召,期待你我同行
“帮扶困境学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期待更多爱心人士能日行一善’的行列,每天 1 元,每月 30 元,一年的捐赠就能资助一名农村孩子全年的学杂费。” 捐款通道十分便捷,只需微信搜索 “南阳救助失学青少年志愿者协会” 官方网站,点击 “我要结对”,即可在线认领帮扶。
活动最后,志愿者与 5名孩子共同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约定 “相见”的时间。夕阳下的山村,因为这一双双充满希望的名字,增添了一抹温暖而明亮的色彩,那是爱与希望交织的光芒,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我们愿意和大家一起去唤醒爱,点燃爱,分享爱,传播爱,愿社会到处鲜花盛开,愿爱满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