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
文/胡成斌
白露一到,夜里就结了露,晨起风一吹,带着股凉丝丝的劲儿,秋天才算真的站稳了脚。这节气名,打小就听老人说过,出自《诗经》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读着就带着点清清爽爽,又有点淡淡的愁。我站在院子里,瞅着草叶上挂着的露珠,亮晶晶的,像姑娘落的泪,又像离人眼里闪的光,心里头一下子翻涌起来,忍不住想起了远方的她。
白露这节气,从来就带着股诗意。“露从今夜白,夜自此日凉”,就这八个字,把季节变替的意思说透了。夏天那股黏糊糊的热总算退了,换成微凉的秋风,吹得人脑子清醒,可心里又空落落的,透着股怅然。人常说“一场秋雨一场凉”,我倒觉得,秋雨再凉,也比不上白露那股冷——雨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露却是地里冒出来的,跟人更亲,那股凉劲儿能慢慢渗到骨头缝里。
这露水为啥是白的?老辈人说,是天地间的气遇着了。夜里地里的气往上冒,碰着凉空气就凝成小水珠,粘在草叶树枝上,等早上太阳一出来,就显出白白的样子。我以前总起得早,看见草尖树叶上的露水,就想起她当年早起梳妆的模样,鬓角偶尔沾了点水汽,轻轻一抿头发,特别好看。她向来不爱涂脂抹粉,就用清水洗把脸,脸蛋子总像白露那样干净透亮。我还跟她开玩笑:“你这脸色比玉还好看,露水都比不上。”她就浅浅一笑,不说话,眼睛里却像盛着秋天的湖水,亮晶晶的。
过了白露,才算真正进了秋。旁人都念叨秋高气爽,我却总觉得秋天最容易勾人愁思。天是高了,云是淡了,风是凉了,连树上的蝉鸣都稀稀拉拉的。四处静悄悄的,脑子里的念头却像野地里的草,疯了似的长。想着这会儿,她待的地方,肯定也是风吹着舒服,露水透着凉。不知道她早上起来,会不会看见台阶上的白露?会不会瞧见露水,也想起远在他乡的人?
老话说“一场白露一场霜”,白露是下霜的苗头,这思念不也一样吗?刚开始只是心里头有点凉,像露水轻轻沾在草尖上,慢慢就越来越沉,最后变成一层寒霜,把心都盖满了。今儿白露,我站在院子中间,吹着微凉的秋风,突然觉得思念像潮水似的涌过来。想起她走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天气,刚结了露水,秋风刚起。她衣角在风里飘着,站在月亮底下,跟画里的仙人似的。我当时说:“这一分开,以后再好的日子,没人陪着也没滋味。”她回我:“就算心里有再多的话,又能跟谁说呢?”说完,俩人就那么站着,没再说话,只有露水悄悄把衣裳打湿了。
秋天的好,在于有收成,也在于有凋零。稻子高粱熟了,草儿树儿黄了,天地间一片热热闹闹的,又藏着股要衰败的劲儿。我知道她肯定喜欢这样的景致。以前一起去西山玩,她站在红叶子树下,脸蛋和红叶衬着,真分不清哪个更艳。她捡起一片枫叶,对着太阳看叶子上的纹路,说:“你看这叶子,红得这么热烈,可马上就要落了。”我说:“落了怕啥?明年还能长出来。”她摇摇头笑了:“人哪能像草木?这一分开,啥时候才能再见面?”现在想想,她说的这话,竟成了真。
秋风一吹,天更凉了,我在这儿远远地祝她平安。这话听着轻,里头却装着千斤重的思念。不知道她有没有添件衣裳?会不会因为夜里凉,早点睡觉?还记不记得白露的时候,咱们一起喝的黄酒?会不会——像我想她一样,想着我?大概是不会的吧。她向来想得开,不像我这么磨磨唧唧,总陷在情绪里。每到秋天,她总是最开心的,在院子里采菊花,去山上登高望远,笑得特别甜。我就常跟在她后头,看她像小鹿似的蹦蹦跳跳,心里想着:要是能一直这样陪着她,这辈子就够了。
现在只剩我一个人,对着白露秋风,才知道相思的滋味,比露水还凉,比秋天还深。天慢慢黑了,露水也更重了,空气里都是泥土的湿味儿。我走回书房,点上一盏灯,想写点啥排解排解,可拿起笔,又不知道该从哪儿写起。窗外虫子叫个不停,好像在笑话我太多情。
白露啊白露,为啥这么白?难道是老天爷为我这离别的人掉眼泪?夜里这么凉,为啥凉到这个地步?难道是秋风知道我孤单,特地来陪我?想起古人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突然觉得,就算过了一千年,人的心思都是一样的。世上的相聚离别、欢喜难过,大都是一个样,只有自己真真切切经历了,才知道那是什么滋味。
夜已经很深了,露水肯定更重了。我推开窗户往外看,月亮光像水一样洒下来,落在院子里的草和树上,反射出点点银光,还真应了“白露为霜”那句诗。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笛声,调子像哭又像说,更添了几分凄凉。我想,她这时候大概已经睡熟了,不知道梦里有没有这白露秋风,有没有一个远方的人在想她。
过了白露,天气一天比一天凉。希望她能好好照顾自己,多穿点衣裳,别被秋凉伤着身子。我在这儿,只能把心里的牵挂,托付给秋风,让它捎到远方去。虽说“秋天很美,思念藏在心里”,可越想念,心里就越难受。真希望人能长长久久,就算隔了千里,也能共赏这一轮明月——就算做不到,也盼着她这一辈子平平安安、开开心心,不辜负这秋天的好景致。
人这一辈子,总会为情痴狂,这愁绪跟风和月亮没关系。白露就是白露,秋天就是秋天,可我看这世上的一切,都像她的眉眼。
作者简介
胡成斌(笔名:凝渊):男,汉族,1980年1月出生于安康市汉滨区早阳镇代坡村,2022年毕业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生物工程分院,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2015年至2018年任汉滨区早阳镇代坡村支部委员兼村文书,2018年至今任汉滨区早阳镇代坡村党支部副书记,早阳镇人大代表、早阳镇党代表,2025年西北工业大学法学本科毕业,乡村振兴规划师,汉滨区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协会会员。《鲁南作家》编辑部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