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骨忠魂铸丰碑》(五)
作者 栾武江
英雄业绩传千古,尚志精神励后人。1946年4月,根据鹤立县民主政府县参议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赵尚志将军殉难地——兴山(鹤岗)市梧桐乡改名为尚志乡。1946年10月,抗联领导人冯仲云撰写并发表了《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在书中,他这样写道:“他们的精神是不朽的,他们的志气是超卓的,他们的毅力是坚决的,他们都能整个地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和勇敢的精神。”而赵尚志将军在长期的抗日游击战中所形成的爱国爱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英勇抗争、忍辱负重、无畏牺牲的精神,可以升华为尚志精神,它是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但有一件事情让我感慨万分,不吐不快。1940年1月28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错误地开除了赵尚志的党籍。1940年3月20日,在写给中央北满临时党委的请求书中,赵尚志这样写到:“党籍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生命,我一天也不离开党,我希望党组织一天也不要放弃对我的领导。”但是,直到42年之后,1982年6月8日,中共黑龙江省委才恢复赵尚志的党籍。其中原委,发人深省。
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致敬英雄,继承和发扬尚志精神、抗联精神。1984年8月1日,宝泉岭人民在北山建成尚志公园;8月15日,就在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战败投降,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胜利39周年的日子里,宝泉岭国营农场管理局12万名青少年及部分干部群众自愿捐款建成赵尚志纪念碑。碑身正面和背面分别镌刻着由时任黑龙江省省长、抗联老战士陈雷亲笔题写的“赵尚志烈士纪念碑”和“赵尚志烈士永垂不朽”金色大字。1988年5月1日,在赵尚志烈士纪念碑的北面又建成赵尚志将军纪念馆。
伟岸之雄碑,耸立于青山、松柏之间。在这里,人们在沉思,在追念……
2007年7月7日,鹤北林业局建成尚志文化广场,并在广场上矗立起赵尚志将军纪念铜像。9月18日,鹤岗市委、市政府在五指山公园落成赵尚志将军半身纪念塑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这一个个红色地标的建成,就是鹤岗人民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尚志精神、抗联精神的最好诠释。
我一直认为田哲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为了认真研究萝北县的抗战历史,他经常是深居简出、废寝忘食。没想到,这次为我们讲解东北抗日联军的征战史实,却是洋洋洒洒、侃侃而谈了两个多小时,不由得让我心生敬意、刮目相看。在随后的时间里,田哲还引导着我们参观了4处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实践体验基地。
在名山岛上的黑龙江流域博物馆,这里正在进行“东北抗日联军事迹和侵华日军罪证展”。在26个文物展柜中,集中展出了500多件抗日联军遗物和侵华日军罪证,全方位详实地展示了抗日联军斗争的艰苦性和侵华日军的狼子野心,为公众进一步了解日军侵华史和抗日斗争史提供了有效的实物佐证。据了解,黑龙江流域博物馆还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在梧桐河抗联纪念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有3处:名为《勿忘》的抗联英雄群像浮雕,赵尚志、冯仲云、李兆麟、崔庸健、陈雷、李敏等,傲然挺立在白山黑水之间,让我们仿佛回到了抗日战争烽火连天的艰苦岁月;根据抗联老战士李敏的回忆所搭建的情景再现:“煮个靰鞡过大年”,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联战士“不怕困难,红心向党”的坚强决心;抗联老战士李敏捐献给梧桐河抗联纪念馆的,用于暂存赵尚志将军颅骨的“将军罐”。据说,这是李敏在景德镇定制的,只有3个,非常珍贵。据报道,2004年夏,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将军的颅骨在长春市般若寺找到。2008年10月,在辽宁省朝阳县的赵尚志烈士陵园,隆重举行了赵尚志将军颅骨安葬仪式,一代抗日英烈,终于英魂归故里。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2009年9月10日,赵尚志将军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赵尚志将军,您的英雄业绩,历史将永远铭记,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鹤岗人民将永远铭记。



灵感简介:现任北京运河情文化传媒中心轮值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北戴河创作基地签约主播。企业退休干部,喜爱诵读和文学,市图书馆优秀志愿者,多家平台主播。愿用有声的文字传递正能量和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