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威行青女
青光如茧,将二人包裹。 李淳风感到时间变得粘稠,每一次呼吸都像是从深水中挣扎而出。他看见小柒的手指在发光——那裂开的罗盘正将梅枝的生机注入她体内,与青夫人那道青光抗衡。
“有意思。”青夫人轻笑,却不出手阻止,“千年梅枝认主了?可惜...”
她袖中飞出一面青铜镜,镜面模糊,却映出万千星辰:“‘否’卦当道,天地闭塞。你们纵有生机一线,也难逃卦象定数。”
镜光所照之处,青光开始扭曲。李淳风感到卦力反噬,喉头一甜——这是“六爻燃命”的代价,他强行窥探天机,此刻遭天道反扑。
但就在这瞬息之间,他看清了青铜镜中的倒影:那并非星辰,而是长安城的布局!十八处烽火点恰对应乾卦六爻、坤卦六爻,以及否卦特有的六爻错位...
“极目萧条十八枝!”他失声惊呼。
青夫人脸色微变:“看来监正大人看出了什么。”
她正要催动铜镜,忽听一声清叱:“破!”
小柒竟站了起来,手中罗盘彻底碎裂,那截梅枝却完全活了过来,生出细根缠绕在她腕间。青光与镜光碰撞,发出刺耳的撕裂声。
“大人快走!”小柒抓住李淳风的手臂,“去昭陵!太宗皇帝...”
话未说完,青夫人的镜光已到。小柒猛地推开李淳风,自己硬生生接下这一击,吐血倒地。
李淳风想要救人,却发现脚下地面不知何时变成了流沙——不,是无数细小的符文在流转!整个山岗竟是个巨大的卦阵!
“既然监正不愿合作,只好请您在卦阵中稍作了。”青夫人声音转冷,“待我收拾了这叛主的猴儿...”
她走向小柒,手中多了一柄匕首。李淳风目眦欲裂,却动弹不得。卦阵吸住了他的双脚,正疯狂抽取他残存的卦力。
危急关头,他忽然想起《推背图》第十九象的细节——坤下乾上,天地不交。而骊山皇陵的布局...正是以坤位镇乾位!
“我明白了!”他大喝一声,猛地咬破舌尖,喷出血雾,“否极泰来,在乎一念!坤位非位,乾位非位,天地交泰处,才是生门!”
血雾落在符文上,竟发出滋滋声响。卦阵猛地一滞——就在这瞬息之间,李淳风挣脱束缚,扑向小柒。
青夫人的匕首已然刺下。
金铁交鸣之声炸响。匕首在离小柒咽喉寸许处被挡开——挡它的竟是那截梅枝!此刻的梅枝已完全活了过来,如灵蛇般缠住青夫人的手腕。
“怎么可能?!”青夫人首次露出惊容,“这梅枝竟认你为主...”
李淳风趁机抱起小柒,疾退数步。他感到怀中少女气息微弱,但腕间梅枝却不断输送着生机。
“监正大人果然名不虚传。”青夫人很快恢复冷静,“但你们逃不出骊山。整个皇陵已在‘否’卦大阵笼罩之下。”
她轻抚铜镜:“除非...您愿意说出《推背图》第十九象的完整解法。”
李淳风沉默。他心知青夫人所言非虚——从踏入骊山那刻起,他们就陷入了精心布置的卦阵。但更让他心惊的是,这卦阵的手法,竟与袁天罡如出一辙!
袁天罡是他的挚友,也是《推背图》的另一作者,三年前神秘失踪。难道...
“青夫人与袁监正有何渊源?”他突然问。
青夫人眼神微动:“监正为何有此一问?”
“这‘否卦大阵’的布阵手法,天下唯有袁天罡能施展。”李淳风紧盯着她,“而你手持的‘星辰镜’,正是他当年随身之物。”
林中忽然安静下来。连风声都仿佛停滞。
良久,青夫人轻轻叹息:“果然瞒不过监正。”
她摘下发簪,长发披落——竟在瞬间从女子变成了男子容貌!虽然依旧美得惊心,但眉眼间已完全是袁天罡的模样!
“袁兄...果然是你!”李淳风踉跄一步,“为何要如此?”
“为何?”袁天罡轻笑,“因为《推背图》第十九象预示的,根本不是李唐覆灭...”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而是天道更易,圣人出世。”
“我在三年前就算出,真正的‘青女’并非凡人,而是应劫而生的天道之子。她将终结乱世,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他指向昏迷的小柒,“而这孩子,就是‘青女’的引路人——谶言中的‘猴儿’。”
李淳风如遭雷击。他低头看向怀中少女,想起她舍身相护的种种,忽然明白了卦象中“赖有猴儿齐着力”的真意。
“所以你要抓她...”
“不,我要保护她。”袁天罡眼神复杂,“但必须先试探,她是否值得‘青女’托付性命。”
他忽然咳嗽起来,嘴角渗出血丝:“我的时间不多了。三年前为算这一象,我已遭天谴,‘否’卦大阵是我最后能为你们做的。”
李淳风这才发现,袁天罡的身体在微微透明——他竟是以魂魄状态存在!
“袁兄你...”
“听我说完。”袁天罡急促道,“真正的危机不是安禄山,也不是杨国忠。而是‘青女’的劫数——她必须在十八岁前集齐‘十八枝’,否则必遭天道反噬。”
他指向小柒腕间梅枝:“这是第一枝。其余十七枝,散落天下,各有守护。而青夫人...是我妹妹,她会助你们。”
话音未落,远处忽然传来号角声——这次不是皇陵卫,而是叛军的胡笳!
袁天罡脸色一变:“来得真快。带她走,去昭陵!太宗皇帝留下了线索...”
他的身影开始消散:“记住淳风,否极泰来之日,便是‘青女’觉醒之时。到时天地反复,唯初心不灭...”
话未说完,人已化作点点星光消散。只剩那面铜镜叮当落地。
李淳风抱起小柒,拾起铜镜。镜中映出漫天烽火,以及——少女缓缓睁开的眼睛。
“大人...”她虚弱地问,“我们这是...”
“去昭陵。”李淳风深吸一口气,“去找回你的命运。”
否卦之下,万物闭塞。但有一线生机,正在黑暗中萌芽。
而他们不知道,远在长安的废墟中,一个与小柒容貌相似的少女正登上含元殿残骸。她手中,也有一截枯梅枝。
“姐姐,你在哪里...”少女轻声道,“十八枝已齐,只待青女归位了。”
风卷起她的衣袂,襟前绣着一只踏云灵猴。
否卦之局,比想象中更加深邃。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