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鸭先知
作者:谢述连
春江的水,总是先于岸上的柳色而暖。当人们还在料峭的春风中瑟缩,那些浮游的鸭子便已用蹼掌拨开残冬的寒意,将体温化作最忠实的温度计。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不仅是一句咏春的诗,更是一则关于生命与自然关系的古老寓言——在季节更替的微妙时刻,最先感知变化的,往往是那些最贴近大地的生灵。
鸭群是河流的活体诗行。它们时而将头颈探入水中,时而舒展羽翼浮于水面,用整个身体丈量水温的刻度。这种对温度的敏感并非偶然,而是进化赋予它们的生存智慧:太冷的水会延缓觅食效率,太暖的水又可能滋生病菌。于是鸭群总在适宜的温度带集结,像一群精明的商人,追逐着最有利的生存环境。它们划出的涟漪里,藏着我们看不见的水温图谱,每一道波纹都是写给春天的密语。
古人在观察这种现象时,或许带着诗意化的想象。但现代科学告诉我们,鸭掌分布着密集的血管网络,这种特殊的循环系统使其成为天然的温度传感器。当人类需要精密仪器才能测量的水温变化,对鸭子而言只是扑翅入水的本能反应。这种生物特性让它们成为季节更替的活体报春钟,比任何气象预报都更早宣告春天的来临,它们的每一次换羽、每一声鸣叫,都是对自然最诚实的回应。
站在初春的江岸,看鸭群如黑色音符在五线谱般的水波上跳跃,忽然懂得苏轼写下这句诗的深意。那些最先感知春水的鸭子,不仅是季节的信使,更是提醒我们重拾感知自然的老师。在工业文明的进程中,我们渐渐失去了对自然细微变化的感知能力。就像那些被高楼玻璃幕墙折射的春日阳光,我们接收到的季节信号总是经过层层过滤。而鸭子们却保持着最原始的敏锐,它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对大自然最诚实的诠释。
鸭群对水温的敏感,实则映照出人与自然关系的某种隐喻。我们是否已经习惯了用天气预报来判断季节,而忘记了用皮肤去感受春风?是否已经依赖空调调节室温,而遗忘了昼夜温差带来的自然韵律?鸭子的先知先觉,恰恰反衬出人类感知的迟钝。当我们的指尖终于能像鸭蹼般敏锐地触摸到水温变化时,或许才能真正读懂春江的暖意。
春江的水继续流淌,鸭群依旧是最忠实的温度计。它们用身体书写着季节的诗行,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往往来自对自然最细微的感知。在这个被科技裹挟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像鸭子一样,重新学会用本能去触摸世界的温度。
2025年03月10日




作者简介
谢述连(笑章爷),江西兴国人,中共党员,经济师。曾在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多种类型的文章,多次获得各种奖项。退休后喜欢摄影和写作,容易触景生情,喜好借景抒情,用景物抒发不一样的情怀,用素笔书写不一样的人生,不唯书而书,只为抒而书。
(图文供稿:谢述连)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