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平的种子在弹痕上生长》
作者:萍儿
青砖墙上的弹孔,像锈蚀的纽扣,扣着八十载未褪色的记忆。指尖抚过凹凸āo tū 痕迹,似有微弱脉动——是战士最后的心跳,还是泥土里拱动的春芽?
1945年秋阳,曾将硝烟染成金红。胜利欢呼撕开云层时,残垣间蒲公英绒毛掠过瓦砾。炮火惊醒的土地,把仇恨碎片酿成养分,让和平根系在弹痕深处蔓延。

卢沟桥石板的凹坑,是日军铁蹄的印记。如今每道凹痕盛着月光,夜里有蟋蟀xī shuài鸣唱。宛平城砖上的弹痕,被岁月磨得温润如老者皱纹,藏着故事却无戾气 lì qì。墙根月季春日常开得热烈,花瓣露珠比当年鲜血更持久。
祖父总讲少年事:躲防空洞听炮弹呼啸,后来在废墟种南瓜。“那南瓜揣着一肚子阳光。”如今藤爬过旧战场,藤蔓间蝴蝶翅膀,闪着和胜利勋章一样的光泽。

博物馆里锈迹步枪,枪托刻着模糊名字,枪口堵着泥土。旁侧展柜里,当代孩子画着鸽子衔橄榄枝掠过田野。两件物品隔玻璃相望,像过去与现在在握手。
风过城市,裹挟着战机回响与校园书声。不必分辨——曾被炮火撕裂的晨昏,正生长出稠密烟火:菜市场叫卖、幼儿园童谣、老人太极、广场舞鼓点……都是和平在呼吸。
弹痕从未消失,只是不再疼痛。它们成了土地的年轮,记录创伤,更见证生长。如老树枝疤化作硬结,托举新抽枝芽,伸向更辽阔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