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上)
——内蒙古旅游之五
文/刘玉伟
去内蒙古旅游,参观游览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呼和浩特市南二环与兴安南路交叉口,赛罕区南二环十三号。博物馆2016年开始建设,于2018年11月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为48759平方米,其中地面建筑面积4115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7152平方米,展陈面积21795平方米,室外矿石公园面积13500平方米,整个建筑由东区、西区两部分组成,通过四层连廊连接。
我们那天走下旅游大巴车后,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宏伟壮观的建筑就映入大家的眼帘。那天是多云转阴天,时不时地还会下起小雨来。但是,博物馆的玻璃幕墙依然闪着耀眼的光芒,也把外面的景色全都收入其中。广场地面是黄色和天蓝色相交的塑胶路面,走在上面软软的很舒服。在一片用木座椅围起来的绿色的草地上,有六匹白色的骏马或是低头吃草,或是仰头远眺,或说张嘴鸣叫。虽说草地和马儿都是假的,但每一匹马儿都栩栩如生,就连它们身上的肌肉块都雕塑的是有模有样。
在这一处雕塑造型的后面,有一块超大的电视屏幕,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今日内蒙古翻天覆地变化的画面。广场一侧有一个升国旗的地方,汉白玉的升旗台,那面高高飘杨在空中的五星红旗,在看看游客们那一张张笑脸,让此情此景显得更加的温馨而和谐。博物馆就在公路边上,街道两边的绿树青草和鲜花,公路上来来往往的各种车辆,又给这里融入了许多现代化的气息。
走进博物馆大厅,那一个有着三层楼高的恐龙化石,立刻就吸引住了所有参观者的目光,游客们争先恐后地和恐龙拍照。这个恐龙化石踞今已有1.2亿年,也可以说是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个博物馆从一楼到六楼,分别设有壮美内蒙古、远古内蒙古、富饶内蒙古、绿色内蒙古、恐龙的故乡等五大主题展厅,主要展示内蒙古大森林、大草原、大水域、大荒漠、野生动植物、远古生物与古环境、地质矿产、农牧业、蒙医药、旅游等各个领域的自然资源,涵盖了农、林、牧、水、动植物、古生物、地质矿产等十三个领域。
参观游览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就是一个了解内蒙古,探秘塞北奇观,感受壮美草原,认识恐龙之乡的快乐之旅。在一层壮美内蒙古展厅里,朴面而来的森林气息会让你陶醉其中。只要你一踏进去,就仿佛是回到了原始森林,身边是古木参天,奇花异草,一个又一个装饰精美的景观池里,有大大小小的远古动物,猛犸象、剑齿虎、大耳鹿和恐龙的雕塑栩栩如生,它们或是在蓝天白云下,或是在茂密的森林里,或是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尽情展示着各自的美丽。就连水里的动物,如乌龟和鱼类也都在那里悠闲地爬行。尤其是那些大型森林兽类的标本更是形象逼真,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好像会从景观池里跳出来,跑到你的身边来似的。走在整个展厅里,你真的能够感受到壮美内蒙古就是一个草原的天堂,湖泊的天堂,沙漠的天堂。
二楼是远古内蒙古的展厅,你可以近距离地观看一些稀有标本,景观池中有各种各样的恐龙化石,还能了解到生命起源的详细说明。地球起源于距今约46亿年前,在历经了8亿年的演变后,逐渐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人类发现的有确切生命证据的化石存在于距今约35亿年的地层中。从此地球开始了漫长的生命演化。生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物种单一逐步向多样性演化的进化过程。在内蒙古118.3万平方千米的大地上,从太古宙到新生代,悠悠35亿年的地质历程,地壳经历褶皱造山,断隆下陷,海进海退,剥蚀侵蚀,多幕轮回,铸就了地质构造复杂,自然景观恢宏,矿产资源丰富的今日内蒙古,演绎了引人注目,沧桑巨变的地质历史。如今,这些远古神奇的生物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地球,了解生命的大门,正等着你去推开,去感受真正的生命之旅。
展厅里那一组河套人守猎的画面,不仅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也让许多游客久久地驻足观看。在头顶灯光的照耀下,那个景池里的画面非常的艳丽,蓝天白云下,在绿草和树木丛生的大草原上,五六个身材健硕的男人,他们腰间围着兽皮,正在齐心协力地俘获着一只庞大的大角鹿。他们是河套人,从脸型到身材,都和我们很相似,甚至比我们更壮实和高大。
刘玉伟,2025年9月8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