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伴 .小说
关 东 月
老张的老伴死了,是在一个极平常的早晨。他照例五点半醒来,伸手去摸枕边人,却只触到一片冰凉。他支起身子看,老伴的脸色青白,眼睛闭着,嘴角微微下垂,像是睡梦中遇到了什么不快的事。
"老太婆?"老张唤了一声,没有回应。他又推了推老伴的肩膀,那肩膀竟有些僵硬了。
老张慢慢地躺回去,望着天花板。这天花板他看了五十年,每一道裂纹都熟悉得很。裂纹从墙角延伸出来,像是一张网,把他和老伴罩在里面。如今网破了一个洞,老伴从洞里钻出去了。
邻居们闻讯赶来,七手八脚地帮忙。有人打电话叫救护车,虽然明知无用;有人给儿女们报信;有人开始张罗后事。老张坐在藤椅上,看他们忙活,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
"张爷爷,您别太难过了。"隔壁的李家媳妇递来一杯热茶。
老张接过,道了谢。他并不觉得特别难过,只是心里空了一块,像少了一颗牙,舌头总忍不住去舔那个空洞。
儿女们陆续赶回。大女儿一进门就哭,二儿子红着眼睛安排丧事,小女儿从外地飞回来,抱着母亲的照片不撒手。老张看着他们,想起五十年前结婚时的情景。那时老伴穿着红衣裳,辫子又粗又长,低头抿着嘴笑。如今那辫子早已剪短、花白,最后化为一缕烟,从殡仪馆的烟囱里飘走了。
葬礼过后,家里安静下来。老张开始一个人生活。他学会了自己煮面条,虽然常常煮得太烂;学会了用洗衣机,尽管有一次把红色衣服和白色衣服混在一起,染出了一缸粉色。每天早晨,他仍然五点半醒来,只是再没有人可以让他伸手去摸了。
老张的记性越来越差,有时会把盐当成糖放进咖啡里。但他记得老伴的许多事:她爱吃的菜,她生气时皱起的眉头,她冬天手脚冰凉非要伸进他衣服里取暖的习惯。这些记忆像旧家具一样,蒙着灰尘,但结实耐用。
有一天整理遗物,老张在衣柜深处发现一个铁盒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车票——从他年轻时出差开始,到后来儿女们在外地工作,老伴把这些车票都收着。最上面一张是去年孙子结婚时,他们一起坐高铁去北京的车票。两张票挨在一起,像他们并排坐时的样子。
老张把铁盒放回原处。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一列火车上,窗外风景飞逝。老伴坐在对面,还是年轻时的模样,辫子又粗又长。
"到站了吗?"老张问。
"快了。"老伴微笑着说,"你先到,我随后就来。"
老张醒来,天刚蒙蒙亮。他忽然明白,死亡不过是先到站的人等后到的人,如此而已……

作者 关东月,吉林人,现居广东佛山。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世界诗人》签约作家,《中外华语作家》签约作家,经典文学网签约作家,《黑土文韵》特约作家,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当代文学艺术》副总编,《中外文化传媒》副主编,《当代精英文学》顾问。作品散见于诗刊,《春风》《蔘花》,《青年月刊》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吉林日报,长春日报,羊城晚报等全国报刊杂志及各大媒体网络平台,有多篇获奖作品被选编入《当代华语作家获奖文集》,《中国亲情诗典》,《中国实力诗人优秀作品集》,《中国最美爱情诗选》,《中国精典小说,散文,诗歌集》等多部国家出版物文集。荣获全国首届东岳文学奖,第三届孔子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