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如海,岁月长吟
一一八十六载人生路上的教师礼赞
郑世兴
我是一名医生,已年逾八旬又六,86载春秋更迭,我以医者的仁心丈量生命,以笔者的温情记录岁月。当教师节的钟声再次敲响,那些在生命长河中点亮星火的师者身影,如老电影般在记忆里循环放映。

我的故乡是章丘明水李清照故里绣江河畔一个美丽的村庄。五十年代初,从省城济南来了一位年轻美丽的女教师——崔建华老师,她背着简单的行囊走进我们学校,她教我们唱《南泥湾》、《兄妹开荒》,教我们打腰鼓,粉笔灰染白的袖口总沾着孩子们的笑声。刘继铭老师、韩晋师老师握着我们的手在宣纸上写“大仿”练毛笔字。最难忘崔老师带领我们打着腰鼓欢送新兵入伍,“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动人情景。
后来,背着娘摊的煎饼,到省城济南考取了中学。在济南五中读书的日子距今已六十余年,几十位老师的姓名一直定格在脑海中记得一清二楚。班主任董锡拾老师,教汉语的顾六吉老师,还有体育老师刘墨轩、程维屏、庞玉和、吴笃民等等。记得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星期天,我到大明湖畔复习功课,回校晚了,因星期天食堂开两顿饭,误了饭点,总务处王干卿老师到食堂给我拿了两个窝窝头,正在值班的张崇青副校长见状,把我叫到他办公室给了我一根香肠,这是他的夜班饭。当时我眼含热泪回到宿舍,此情此景至今难忘。

学医的岁月里,老师们用不同的方式不仅教授我们医学理论,更是将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传授给了我们。解剖生理学教授孟瑞生在实验室指着跳动的心脏模型说:“记住,你们面对的不是器官,是活着的人”;年轻的温文尔雅的内科女教授李汉文老师,在病房与我们用同一个多头听诊器为患者听诊,随时告诉我们,这是何种病理性杂音。她这种实用型教学方式,让我们受益匪浅。我的外科老师朱庆祥教授,在我们毕业时的赠言是:作为一名外科医生“要有一颗豹子的胆,要有一双老鹰的眼,要有一双绣花的手,更要有一颗老太太同情自己女儿的心。”他的赠言成了我几十年来的“座右铭”。
如今我站在人生的暮色中回望,方知师者不仅传授知识,更以生命的姿态教会我们如何存在,如何做人。他们用粉笔写就的公式,用手术刀刻下的严谨,用慈爱目光传递的温暖,早已融入我的血脉。值此教师节之际,谨以八十六载人生沉淀的感悟,向所有点亮过我生命星火的老师们深深鞠躬﹣﹣你们教给我的不仅是医术与文字,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温情。这份恩情,如我故乡的百脉泉、绣江河将永远在我心中潺潺流淌。

作者简介:郑世兴,济南市章丘区人,现居淄博市淄川。副主任医师(退休)。正业从医,业余爱好读书、写作,常有散文、随笔等见诸各级报端。荣获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优秀作家称号。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
征文颁奖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