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大地】5165 慢煮诗语享春光 作者║王忠奇(辽宁鞍山)主播║箫雅

晨光初透纱窗时,我总爱坐在临窗的红木椅上,看光线如何将案头的青瓷茶盏染成琥珀色。紫砂壶里的碧螺春正舒展腰肢,蒸腾的热气在玻璃上蜿蜒成水墨画卷。这是属于春天的仪式——当第一缕茶香漫过舌尖,那些蛰伏在岁月褶皱里的诗行,便随着水汽一同苏醒。
楼台上的鹊鸟,声声作响,带来叩门的喜气。我捧起《千家诗》走到廊下,看雨丝斜斜地织入青石板的纹路。"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笔下的长安细雨,此刻正落在我家檐前的芭蕉叶上。雨珠顺着叶脉滚落,在新抽的嫩芽上碎成千万个春天的倒影。邻家的杏树探过墙头,几枝绯红的花苞沾着雨水,恰似"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注脚。
午后阳光渐暖,我抱着诗集踱至庭院。老槐树下的石桌上,昨夜未读完的《王维集》被风吹开在《鹿柴》那页。斑驳的树影在纸上游走,恍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境重现。石缝间钻出的蒲公英顶着绒毛球,被风轻轻一托,便化作无数个白色的小伞兵,带着"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的怅惘,飘向未知的远方。
忽闻远处传来短笛声,循声望去,溪畔的柳树林里,几个孩童正追着纸鸢奔跑。纸鸢上的墨梅在蓝天里摇曳,让我想起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年少时光。溪水潺潺绕过青石,将飘落的桃花瓣送往远方,恰似"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绪,却在粼粼波光中化作了温柔的叹息。
暮色四合时,我在廊下燃起艾草香。火光跳跃间,那些被春风唤醒的诗句愈发清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在茶香中舒展,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在暮色里绽放。当最后一缕霞光隐没在山后,我忽然懂得,这漫山遍野的春色,原是天地写给人间的情书,而我们要做的,不过是放慢脚步,用心灵的笔尖,将这封情书里的每一个字都细细临摹。
茶凉了又续,诗翻了又合。窗外的月光已爬上了老槐树的枝头,将满地落花照得如同碎玉。我知道,当明天的第一缕阳光再次叩响窗棂,又会有新的诗句在春风里萌芽。而我,只需备好新茶,铺开素笺,静待那些属于春天的絮语,在慢煮的时光里,酿成最动人的诗篇。

【作者简介】
王忠奇 高级记者。曾任市记者协会副主席、新华社鞍山记者站副站长、鞍山广播电视学会会长。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文学研究会理事、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委员会专家评委、辽宁省楹联协会常务理事、鞍山市楹联学会会长、鞍山市企业家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鞍山诗词学会理事兼外联部长、鞍山市朗诵艺术协会理事、千山王尔烈书院顾问、冯志国爱心团队顾问。
。
【音频总监、主播简介】
箫 雅,辽宁阜新人,小学国学教师。
诗与大地创办人,副总裁,音频总监。多家平台特约主播。
喜欢写作、朗诵。辽宁省作协会员、散文学会会员,阜新市、县作家协会会员,朗诵学会秘书长。多家平台的主播。诗歌散见于《文学月报》《当代新诗实力诗人》《中国风》《辽宁作家》《中国当代散文实力作家》《阜新文艺》《蒙古贞日报》《辽西风》《阜新日报》等报刊杂志。曾获得多项蒙古贞文学征文及朗诵奖项。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