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棹粼宽暮色奇,红笺注锦为谁思 1278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暮渺层云万里堆
秋亭微雨燕双归
萤怜流火鲛珠泪
却妒千年比翼飞
墟里孤灯照影微
星桥望断疾鹊随
虫声时诉故园柳
雁去无踪罩晚晖
皓月当空映荷亭,清笛渺夜蛩语叮,湖山镜里繁华事,尽付长歌似梦萦。青苑深庭,往事流风,曲终尘罢,万法杳冥。《道德经》曰:“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生命修行需要内修德智而外显无求,以致修出戒力、定力与慧力,与愿力合四为一,境随心转,相由心生,物由心造,从而显化出与道同行的大千万象,不着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其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此谓玄德大智。一阴一阳谓之道,一捭一阖谓之术,术以欲取,道生心止。“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在茫茫历程之中,背负愈少,生命的痕迹越长,物若泥泞,人若尘埃,看破放下,知止不殆。《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而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而本末,事而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止是天地之律,知止是智者之识,大道之理就是不执春夏秋冬之美,而在四季嬗焕中放下一切!
荷棹粼宽暮色奇,红笺注锦为谁思,壮心未老揽高月,槛外飞香漫秋池。宇宙能量浑然一体,宇宙万象道法自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人生的修练,就是让人在大喜与大悲之后归于平淡,当心与日月同辉时,乌云墨峰尚为美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回望半世流光,几度悲心,又几曾运幸,皆言人生如梦,其实梦如人生,德者恒德,失者自失,外不执物,内不住心,花开花落,流水溪竹,缘来缘去,云卷云舒,远赏其美而不落凡思,长观其洁而不染纤尘……漫道荆钗采花羞,杨梅娇郁岁华留,平生诗语对谁赋,皆付烟波逐浪流。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九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1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